"深林几处啼鹃":林子里杜鹃在叫,
"梦如烟":梦像烟一样散了。
"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找不回时更想念。
"蝶自舞":蝴蝶飞,
"莺自语":黄莺叫,
"总凄然":都挺凄凉。
"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月光照在空院子里,像流水,也像过去的时光。
# 华年:青春年华,指青年时代。
庄棫(1830——1878),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丹徒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棫自序谓:“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足见其词学渊源所自。与谭献齐名。朱孝臧合题二家词集云:“皋文说,沆瀣得庄、谭。感遇霜飞怜镜子,会心衣润费炉烟,妙不著言诠。”(《彊村语业》卷三)据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后劲也。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通过写美人的“春愁”,表现了暮春时分美人梦醒之后的一种缠绵和凄凉之感。表达了词人功业难就、岁月易逝的内心愁苦。
2. 分段赏析
上阕以“深林几处啼鹃”起笔,深林的幽邃与鹃啼的哀婉交织,奠定全词凄清基调。鹃声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与愁思、孤寂相联,如“杜鹃啼血”的典故,暗示了情感的浓烈与无望。而“梦如烟”则将虚幻缥缈的梦境与现实的朦胧感结合,强化了“寻梦不得”的怅惘。在构思方面,此处受到了唐代诗人金昌绪《春怨》诗里“黄莺惊梦”的启发,而又更为巧妙。因为鹃啼声好像就是在说“不如归去”,比起百啭莺啼,似乎是有要借鸟语转达要行人归来的意思。“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一句,以递进手法写梦境消散后的怅然若失,情感在失落中愈发纠缠,形成欲说还休的张力。下阕“蝶自舞,莺自语”以乐景写哀情:蝶舞莺啼本为春日生机,却因“自”字点出无人共赏的孤独,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凄然。末句“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收束全篇,明月清辉洒落空庭,既喻时光如水般流逝,又以“华年”暗示青春与美好事物的消逝。月光、庭院、流水三重意象叠加,时空在静谧中无限延展,将个体的生命体验升华为对永恒与无常的叩问。词人在此对于“水”的意向的运用尤其巧妙。它已经不是一个原始的意象,而能够自然地实现由月光意象到华年的抒情联想。
3. 作品点评
庄棫此首词语言轻软明丽,抒情缠绵婉转。
# 二词用意、用笔,超越古今,能将《骚》《雅》真消息吸入笔端,更不可以时代限也。
清陈廷焯
上一篇:清·曹雪芹《螃蟹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