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āo
yóu

朝代:清作者:王士祯浏览量:2
hán
qín
yóu
chuán
nán
xīn
zhǎng
shuǐ
lián
tiān
fēng
liú
jiàn
qín
huái
hǎi
rén
jiān
bǎi
nián

译文

夜泊在秦邮寒雨绵绵,南湖新涨湖水连天。秦少游的风流不能再见,人间已寂寞了五百年。

逐句剖析

"寒雨秦邮夜泊船":夜泊在秦邮寒雨绵绵,

# 秦邮:即高邮。据祝穆《方舆胜览》:“高邮,一名秦邮,秦因高邮置邮传为高邮亭。”

"南湖新涨水连天":南湖新涨湖水连天。

# 南湖:指高邮南部的武安湖渌洋湖等。

"风流不见秦淮海":秦少游的风流不能再见,

# 秦淮海: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

"寂寞人间五百年":人间已寂寞了五百年。

# 五百年:秦观死年距作诗时共五百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高邮雨泊》是清代诗人王士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主题为即景抒情,通过描写雨夜泊船高邮南湖的所见所感,表达对北宋词人秦观的追慕以及对文坛现状的感慨。前两句赋中含兴,借景抒情,描绘寒雨夜泊、湖水新涨之景,营造出凄迷氛围;后两句直抒胸臆,以秦观的风流不再,感叹人间寂寞,引发对文坛兴衰的思考。这首诗语言简洁含蓄,意境深远,融写景、抒情、怀古于一体,体现了王士禛“神韵说”的诗歌主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文学家

王士祯(1634~1711?),清代文学家。字子真,一字贻上,早年自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卒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王士祯的诗兼学多家,长篇歌行师从韩愈、苏轼,气势雄远;七律或学李商隐,清微婉约,或学杜甫,气体深稳,意境开阔雄奇,风格苍健沉郁。最能表现其风格特色的是五、七言近体诗。其五言绝句辞藻清隽,风调温婉,以自然风韵见长;其七言绝句缥缈空灵,独标一格。其词学以《花间》《草堂》为正宗,延续“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继承李清照的本色说,欣赏神韵天然的艺术倾向。词风婉丽隽永,尤以小令为佳。他主盟康熙诗坛数十年,追随者甚众,与朱彝尊号称“南朱北王”。代表作品有《送陶季之潞州》《秦淮杂诗》《真州绝句》《浣溪沙·红桥》等。著有《渔洋山人精华录》《带经堂集》《渔洋诗话》《池北偶谈》《香祖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高邮雨泊》是清代诗人王士禛创作的。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农历三月,王士禛赴扬州推官任,途经高邮(今属江苏),泊船于高邮南湖。他触景生情,遥想出生于高邮的北宋大词人秦观,有感而发创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怀古诗。描绘了诗人雨夜泊船高邮南湖的景象,表达了对北宋词人秦观的追慕之情,以及对文坛寂寞、风流不再的感慨。这是一首写怀古题材的七言绝句,借雨夜泊船高邮南湖的景象,写出了对秦观的缅怀和对文坛现状的喟叹。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通过描写寒雨笼罩下夜泊秦邮,南湖因雨新涨、水天相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迷、孤寂的氛围,借此烘托诗人内心的情思,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两句写景。首句里的“秦邮”指的就是高邮,依据祝穆《方舆胜览》记载:“高邮,曾名秦邮,是因秦代在此设置邮传并建高邮亭而得名。”“寒雨”实则为秋雨,巧妙暗示了途经高邮的季节,“夜”字明确点出泊船的具体时刻。这句描绘了诗人在深秋寒雨淅沥的夜晚,于秦邮泊船,紧扣诗题。次句进一步将泊船地点具象为“南湖”,也就是高邮南部的武安湖。“新涨水连天”生动展现出因寒雨连绵不断,南湖水势上涨,放眼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交融,营造出凄清而迷蒙的意境。夜雨中的南湖弥漫着凄迷与空寂,不见渔船与人影,自然空间的清寂,触动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于是便有了后两句“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的感慨。此时,面对高邮南湖,作为一代诗坛才俊,诗人更觉寂寥的是,近五百年间的文坛,再未出现如秦观这般才华卓越的词人。“淮海”是秦观号淮海居士的简称,诗人说“寂寞人间五百年”,这是夸张之语,意在彰显秦观在文坛的重要地位。而且,王士禛的词风婉约绵邈,与秦观相似,故而有这种惺惺相惜的仰慕。诗人感慨不见秦观风采的同时,也暗自流露以秦观为范,欲在文坛崭露头角、打破沉寂的心愿,这正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之处。

4. 作品点评

《高邮雨泊》属七言绝句体裁。诗的前两句如实描绘诗人雨夜于湖上泊舟时的所见景致,勾勒出真实情境;后两句则触景生情,感慨贤哲已然远去,文坛陷入寂寥。然而,其中隐隐蕴含着诗人欲重振诗坛、引领风骚的壮志豪情。整首诗紧扣眼前之景,直抒内心情感,且每一句都意味深长,引人品味思索,颇具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王士祯词风格亦以婉约绵邈见长,与秦观相近,因此才有这种惺惺惜惺惺的仰慕之情。诗人于慨叹不见风流秦淮海的同时,亦暗寓步武秦观欲打破文坛“寂寞”之意。此乃诗人“情寄”之所在。故王士祯论诗继承钟嵘“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诗品·序》)的观点,称“五字清晨登陇首,羌无敌实使人思”(《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主张即景会心,直抒性情,不用或少用典故。此诗即为这一观点的例证。

苏州大学文学教授王英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

# 在艺术概括方面,诗人颇费工夫,先写现实空间,小船大水,从地到天,无限广阔的境界;继而回顾历史,从北宋到清初,绵长五百年之久的时间。这么纵横开拓,古往今来,涵盖无穷,非大手笔难以把握。在锤字炼句上,也是反复推敲的。下笔“寒雨”,便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而“风流不见”与“寂寞人间”的词序倒装,更有突出强调风流人物与文坛寂寞之意;再加上两处极度夸张的手法,由实而虚,由动到静,以形传神,相互映衬,构成了奇特的意象,实在耐人寻味。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包亚东《清诗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