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花才歇廉纤雨":落寞的花枝外绵绵的春雨稍稍停歇,
# 廉纤雨:如珠帘般的绵绵细雨。廉纤:细小,细微。多用以形容微雨。廉,一作帘。
"一声弹指浑无语":美丽的春光稍瞬即逝,孤寂自怜的心几欲难言。
# 一声弹指浑无语:意谓弹指一算离别日久,竟辜负了美好的春光,遂孤寂无聊,实在无语可述。弹指:《翻译名义集》:《僧祗》云:“二十瞬为一弹指。”此状寂寥抑郁之态。弹击手指,以表示各种感情。
"梁燕自双归":梁间的燕子双双相依而归,
# 梁燕:梁上的燕子。
"长条脉脉垂":青青的柳枝也含情默默地低垂着。
# 脉脉:依依若有情状。杜牧《提桃花夫人朝》诗:“细腰宫里露桃心,脉脉无言几度春。”温庭筠菩萨蛮词:“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长条:长的枝条,特指柳枝。
"小屏山色远":小屏风上绘着遥远的山色,
# 小屏山色远:此系描绘眺望之景,谓远山仿佛是小小的屏风。亦可解做小屏风上绘有远山之画图。温庭筠《春日》诗:“屏上吴山远,楼中朔管悲。”小屏:小屏风。
"妆薄铅华浅":女子妆容淡薄,铅华浅淡。
# 铅华:铅粉,妇女化妆品。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弗御。”,妆薄:谓淡妆。
"独自立瑶阶":女子独自站立在美玉般的台阶上,
# 瑶阶:本指玉砌的台阶,后为石阶之美称。
"透寒金缕鞋":连金缕鞋都透出寒意。
# 透寒金缕鞋:《西厢记》:“立苍苔,将绣鞋儿冰透。”金缕鞋:用金丝绣花的鞋子。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闺怨词。全词触眼前之景,怀旧日之情,主要抒写了女子在春日雨后相思愁苦,表现出闺中女子伤春伤离的痛苦和不尽的深思。
2. 写作手法
拟人:“长条脉脉垂”使用了拟人手法渲染前面的情绪,好像连一条条柳丝也通人性,默默无语,为女子伤感,表达形象而生动。情景交融:“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通过女子独自站立在台阶之上,寒气浸透金丝织就的鞋子,徒然伤怀的情景描写,表现出闺中女子伤春伤离的痛苦和不尽的深思。白描:“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以白描写细雨初歇的场景,未加过多修饰,点出人生伤离的痛苦,让读者从无声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种悲情的气氛。
3. 分段赏析
《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上片开篇“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描绘出这样的场景,一场绵绵细雨刚过,窗前那丛盛开的花,还点点滴滴地淌着雨水,颇有一种悲情的气氛。“一声弹指”进一步点出缘由,原来是人生伤离的痛苦,而生涯又如弹指一挥之间。“浑无语”将伤离的痛苦之深极致展现出来,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苦。“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描写梁间燕子成双成对地归来,细长柳枝也在含情脉脉地低垂,这与女子的孤单形成鲜明对比。“长条脉脉垂”一句使用了拟人手法渲染前面的情绪,好像连一条条柳丝也通人性,默默无语,为她伤感。下片写景,视点转换很频繁。“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透过小屏风,看向了窗外,窗外是远远的小山,呈现出一派苍翠。女子的相思之人或许就在远方,这让她不忍再看,收回目光,独坐妆台,画起淡妆。“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然后写女子起行徘徊,独自站立在台阶之上,徒然伤怀,寒气也浸透金丝织就的鞋子。诗人白描写景,使景中透情,情景交融,突显出女子内心的孤寂与伤情。
4. 作品点评
纳兰性德的抒情词别具一格,总是在美好的意象上笼罩上一些伤感的情绪,似乎是要在美中添加悲剧色彩。在这首《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里,“浑无语”“独自立”“透寒”等词句,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这一抒情特征,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词中蕴含的浓郁哀伤。
# 此为拟思妇词,意近温飞卿同调诸词境。所谓纳兰词逼真花间遗意者,殆指此类作品。
现代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赵秀亭、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冯统一《饮水词笺校》
上一篇:清·吴伟业《鸳湖曲》
下一篇:清·王士祯《高邮雨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