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ù
pán
shān
shī

朝代:清作者:梁联馨浏览量:2
rào
jìng
hán
yún
shēng
cuán
wán
qīng
zhàng
chéng
dōng
lián
huá
yuè
sān
fēng
xiǎo
běi
yōng
xiāo
guān
píng
shān
wài
yān
xiá
xián
yǐn
jiàn
shì
jiān
chén
yíng
láo
rén
zhì
shēn
chóu
chàng
qiáo
chàng
yōu
yōu
chù
shēng

译文

寒云缭绕在山路旁,仿佛随着脚步升腾而起,高峻的青山仿佛要将孤城压下。六盘山向东连接着华山,让华山三峰都显得渺小,向北环抱萧关,与广袤大漠相连。山外的烟霞在悠闲中若隐若现,世间的纷扰如同尘土般,或虚或盈,变幻无常。奔波劳顿之人来到这里心中满是惆怅,那悠悠的樵夫歌声,不知从何处传来。

逐句剖析

"绕径寒云拂步生":寒云缭绕在山路旁,仿佛随着脚步升腾而起,

"巑岏青嶂压孤城":高峻的青山仿佛要将孤城压下。

# 巑岏:山高锐峻大貌。

"东连华岳三峰小":六盘山向东连接着华山,让华山三峰都显得渺小,

# 三峰:指华山的芙蓉、明星、玉女三峰。,华岳:陕西华山。

"北拥萧关大漠平":向北环抱萧关,与广袤大漠相连。

# 萧关:汉代关名,在今固原市东南。从《史记·匈奴列传》“汉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入朝那萧关”的记载来看,则汉萧关应在朝那县(治今宁夏彭阳县古城乡)境内。对其具体位置有多种说法,综合诸说,似应在今固原市东南、三关口以北。

"山外烟霞闲隐见":山外的烟霞在悠闲中若隐若现,

"世间尘土自虚盈":世间的纷扰如同尘土般,或虚或盈,变幻无常。

# 虚盈:空与满。

"劳人至此深惆怅":奔波劳顿之人来到这里心中满是惆怅,

# 劳人:劳苦的人;忧伤的人。《诗·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樵唱悠悠何处声":那悠悠的樵夫歌声,不知从何处传来。

# 樵唱:打柴人唱的歌,又名《太平樵唱》,词集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六盘山诗》是清代梁联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六盘山展开描写,主题是吟咏六盘山的自然风光与险峻气势。运用了夸张、对比等手法,如“东连华岳三峰小,北拥萧关大漠平”以华山的小来衬托六盘山的高大,展现其雄伟。首联描绘六盘山寒云绕径、青峰压城的景象;颔联点明其地理位置,凸显其高大绵延;颈联将山外烟霞与世间尘土对比,增添了意境的深邃;尾联以行人的惆怅和悠悠樵唱收束,余味悠长。该诗富有诗情画意,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六盘山的壮美风光与独特气质,写出了其壮美气势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与出色的诗歌创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无需生产

无需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描绘了六盘山寒云绕径、青峰压城的险峻,以及东连华岳、北拥萧关的雄伟地势,还展现了山外烟霞的缥缈和尘世的虚幻,表达了行人面对此景的惆怅之情。借对六盘山自然景观与地理风貌的描写,写出了其壮美气势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首联“绕径寒云拂步生,巑岏青嶂压孤城”: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冷峻而壮观的氛围,寒云绕径,仿佛随着行人的脚步升腾而起,生动地写出了六盘山云雾缭绕的特点。“巑岏青嶂”描绘出山峰高峻、山色青幽的模样,“压孤城”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雄伟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颔联“东连华岳三峰小,北拥萧关大漠平”:从地理位置角度进行描写,六盘山向东连接华山,使得华山的三峰都显得渺小,运用对比突出六盘山的高大。向北环抱萧关,连接大漠,展现出其绵延伸展的态势,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地理图景。颈联“山外烟霞闲隐见,世间尘土自虚盈”:将目光从山本身拓展到山外,山外的烟霞时隐时现,营造出一种闲适、缥缈的意境。“世间尘土自虚盈”则与山外烟霞形成对比,引发对尘世喧嚣与虚幻的思考,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尾联“劳人至此深惆怅,樵唱悠悠何处声”:写行人来到此处,面对六盘山的景象,心中生出深深的惆怅。而远处悠悠传来的樵唱声,更增添了几分孤寂与迷茫,以景结情,给读者留下了悠长的回味空间。

3. 作品点评

全诗笔触细腻且饱含诗意,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将六盘山的秀丽景致与险峻雄姿,生动且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薛时雨《浣溪沙·舟泊东流》

下一篇:清·王夫之《初度口占·辛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