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网鱼亦可观":松江上撒网捕鱼之景值得观赏,
"潭清潦尽澄秋烟":潭水清澈,积水退尽,秋雾如澄澈烟云。
"虞人技痒欲效悃":渔夫技痒欲表诚心展示捕鱼技艺,
# 悃:真心诚意。,虞人技痒:这里指捕鱼人急欲表现其捕鱼的特长。
"我亦因之一放船":我也因为这个缘故于是乘上船。
"施罟濊濊旋近岸":撒下渔网,水声哗哗,船渐近岸,
# 施罟:撒网。
"清波可数鲦鲈鲢":清澈江波可见鲦鱼、鲈鱼、鲢鱼游动,
"就中鲟鳇称最大":其中鲟鳇鱼体型最为庞大,
# 鱏鳇:鲟指鲟鱼,鳇指鳇鱼,指松花江中特产的大鱼,大者重达千斤,清代列为贡品。
"度以寻丈长鬐轩":估计它们的身长有数丈,鱼鳍高高扬起。
"波里颓如玉山倒":鱼在波涛中倾倒如玉山崩塌,
"掷叉百中诚何难":投掷鱼叉百发百中,岂有困难。
"钩牵绳曳乃就陆":钩住拖拽绳索终将鱼拉上岸,
"椎牛十五一当焉":一条鲟鳇鱼的价值相当于十五头牛。
"举网邪许集众力":众人呼号协力举起渔网,
"银刀雪戟飞缤翻":鱼鳞如银刀雪戟般纷飞翻腾。
# 缤翻:纷乱。
"计功受赐即命罢":按功劳赏赐后便下令停止,
"方虑当秋江水寒":方才忧虑已至深秋江水渐寒。
清朝第六位皇帝
乾隆(1711~1799),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为其年号,寓意天道昌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满族,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庙号高宗。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开博学鸿词科,主持编修《四库全书》。他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其诗歌内容包罗甚广,古诗大气,律诗工整,绝句清灵。写诗多有率性而吟或不饰雕琢之处,但不少诗作也颇为讲究,尤其绝句颇有妙趣。他在作诗上,情钟老杜,步法韩愈,追摹东坡。作品有《如意湖》《苏堤春晓》《过蒙古诸部落》《萨尔浒》《辽阳怀古》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劳作的文言文。描绘了松花江捕鱼的场景,呈现“网鱼”“钩牵”等多种捕鱼方式,展现生龙活虎的捕鱼场面,体现捕鱼劳作的过程与活力。
2. 分段赏析
开篇四句,“松江网鱼亦可观,潭清潦尽澄秋烟。虞人技痒欲效悃,我亦因之一放船。”诗的开头点明地点是松江,秋天时,潭水清澈,积水退尽,秋烟澄澈,营造出开阔而清朗的氛围。“虞人技痒欲效悃”,写出掌管山泽苑囿的虞人跃跃欲试,想要尽力展现捕鱼的技艺和忠诚,而诗人也因此兴致勃勃地乘船参与其中,体现出作者对捕鱼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为后文描写捕鱼场景做了铺垫。中间八句,“施罟濊濊旋近岸,清波可数鲦鲈鲢。就中鲟鳇称最大,度以寻丈长鬐轩。波里颓如玉山倒,掷叉百中诚何难。钩牵绳曳乃就陆,椎牛十五一当焉。”这部分详细刻画了捕鱼的场景。先是撒下渔网,“濊濊”模拟出渔网入水的声音,靠近岸边时,能清晰数清水中的鲦鱼、鲈鱼、鲢鱼等。接着重点突出鲟鳇鱼,它体型巨大,身长数丈,鱼鳍高高扬起,在水中游动时如玉山倾倒般壮观。捕鲟鳇鱼时,人们投掷鱼叉百发百中,再用钩子牵引、绳索拖拽,才将其拉上岸,其价值相当于十五头椎杀的牛,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鲟鳇鱼的珍贵。最后四句,“举网邪许集众力,银刀雪戟飞缤翻。计功受赐即命罢,方虑当秋江水寒。”前两句描绘众人一起喊着号子举起渔网,鱼儿在网中翻腾跳跃,如同银刀雪戟飞舞,生动展现出捕鱼收获时热闹而欢快的场景。后两句则写捕鱼结束后,根据功劳进行赏赐,随后便下令停止,此时诗人又想到秋天江水渐寒,在收获的喜悦中增添了一丝对时节变化、自然环境的关怀,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为丰富。
上一篇:清·王绪《丁洲怀古》
下一篇:清·乾隆《观采茶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