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饮对辛盘":独自对着辛盘饮酒,
# 辛盘:《风土记》:“元旦以葱、蒜、韭、蓼蒿、芥杂和而食之,名五辛盘,取迎新之意也。”
"愁上眉弯":愁绪渐上眉头。
"楼窗今夜且休关":打开楼窗独站楼前。
"前度落红流到海":仿佛看到前些时候随河水流入大海的落花,
"燕子衔还":又被燕子衔回。
"书贴更簪欢":对书贴簪欢,
# 书贴更簪欢:书贴,《荆楚岁时记》:“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贴‘宜春’二字。”簪欢,立春日簪幡胜为欢。古时立春日,人们剪彩为小幡或胜(一种妇女头饰),插在头上。
"旧例都删":这些旧习已了无兴趣。
"到时风雪满千山":心中想到的只有那千山的风雪。
"年去年来常不老":年去年来春也不曾老去,
"春比人顽":人却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渐渐衰老。
清代诗人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黄景仁以诗名世,与洪亮吉、孙星衍、赵怀玉、杨伦、吕星垣、徐书受并称“毗陵七子”。其诗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另作有一些爱情诗,缠绵悱恻;有些诗慷慨豪迈,如《少年行》等;刻画山水景物或人情事态的诗篇则写得细致生动。黄景仁亦有词名,长调多凄怆悲凉,其咏物词亦有特点。小令明白晓畅,亦多悲感凄凉之调,稍嫌直露。有《两当轩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卖花声・立春》是清代黄景仁创作的一首词,以立春日独饮为背景,借奇特想象展开抒情。词人幻想燕子衔回旧年落花,试图让春光成为旧时光重现,却终知不过是美好愿景。词中化用刘希夷诗意,以“年去年来”的对比,抒发自然永恒而人事无常的悲慨,更流露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度失望,尽显孤寂怅惘之情。
2. 分段赏析
上片:“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开篇描绘出词人在立春之日独自饮酒,对着象征迎新的辛盘,满面愁容的形象,奠定了全词忧愁的基调。“辛盘”一词,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立春的节日氛围,同时,孤身一人面对辛盘独饮,更显寂寞孤独,愁绪自然涌上眉头。“楼窗今夜且休关。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这是作者奇特的联想。他在春寒尚重之时,不愿关闭楼窗,希望能看到燕子衔回前度流到海里的落红。这种想象既展现了词人的才情,又深化了作品的情感内涵,体现出他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无奈与惆怅,见落花而愁,又幻想燕子能将其衔回,是一种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美好事物的怀想。下片:“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书贴”“簪欢”是立春的传统习俗,但词人因一人独处“独饮”,心境凄凉,对这些旧例已了无兴趣,一概省去,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孤寂。“到时风雪满千山”:该句既是对立春时节乍暖还寒、仍时有风雪的天气现象的描写,也是词人孤寂、凄楚心情的写照,以景衬情,茫茫风雪更显词人内心的寒冷与迷茫。“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这是全词警句,也是哲理名言。将春的永恒与人生易老相对比,以“老”“顽”二字将春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春天年复一年总是如期而至,不曾老去,而人却在岁月的侵蚀下渐渐衰老。通过这种对比和拟人手法,表达了词人对岁月无情、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