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
huái

朝代:清作者:乾隆浏览量:2
lóng
dōng
xún
wáng
tōng
huái
záo
duàn
fāng
shān
dài
chī
xīn
hòu
bǎi
nián
zhī
wáng
qín
zài
èr
shì
cháng
yuán
yīn
míng
qín
huái
yíng
jiàn
shuǐ
wēi
shí
sāi
shí
shū
yán
沿
líng
zhōng
miǎn
huái
wéi
zāi
liù
cháo
wǎng
shì
nán
xún
wáng
xiè
yàn
fēi
shuí
shì
zhái
fēng
liú
jiāng
lìng
juàn
yóu
guī
wéi
jiàn
qín
huái
jiù
yáng
qiè
zhù
jīn
líng
qīng
róng
róng
nǎi
guàn
chéng
shí
liù
hóng
qiáo
jiā
liǎng
àn
shǔ
jiāo
yuè
yàn
yáng
xīn
shēng
qiān
jīn
mǎi
xiào
qīng
zhì
chán
tóu
jǐn
shì
hán
zhī
huì
chēng
dòu
xīn
xuē
yuán
yáng
dìng
zhēn
shí
ér
jīn
gōng
lìng
jìn
pái
chāng
lóu
guǎn
dōu
huāng
liáng
yān
huā
jǐng
zòng
xùn
dàn
xié
dūn
chéng
liáng
fāng

译文

秦始皇东巡,妄图压制金陵的王气,开凿方山埭连通淮河。他痴心妄想保秦朝五百年,怎知秦朝二世就已灭亡。这条河流从此得名秦淮。它蜿蜒曲折流经建业抵达水畔。河道时而堵塞时而疏通,历经沿革变迁,但最终秣陵还是避免了因淮水泛滥而遭受灾祸。六朝的往事已难寻踪迹,王、谢家族堂前燕飞入了谁家。风流的江令倦游归来,只看见秦淮河依旧碧绿。杨吴政权窃据金陵后修筑城池,清波荡漾的秦淮河贯穿其中。十六座红桥夹立两岸,蜀地和越地的美女在此吟唱新曲。有人为了博美人一笑,不惜千金一掷,可那赏赐歌女的缠头锦却是贫寒女子所织。彼时人们竞相以能拿出新奇盒子相称道,争奇斗巧,各逞新意。薛鸭、袁羊等佳肴摆满餐桌。如今朝廷颁布法令,禁止俳倡表演,歌楼舞馆都变得荒凉。秦淮河的繁华丽景纵然不如往昔,但惩戒邪恶、倡导淳朴确实是好的治理良方。

逐句剖析

"祖龙东巡压王气":秦始皇东巡,妄图压制金陵的王气,

"通淮凿断方山埭":开凿方山埭连通淮河。

"痴心虑后五百年":他痴心妄想保秦朝五百年,

"讵知亡秦在二世":怎知秦朝二世就已灭亡。

"长源因此名秦淮":这条河流从此得名秦淮。

"萦纡建业达水隈":它蜿蜒曲折流经建业抵达水畔。

"时塞时疏异沿革":河道时而堵塞时而疏通,历经沿革变迁,

"秣陵终免淮为灾":但最终秣陵还是避免了因淮水泛滥而遭受灾祸。

"六朝往事难寻迹":六朝的往事已难寻踪迹,

"王谢燕飞谁氏宅":王、谢家族堂前燕飞入了谁家。

"风流江令倦游归":风流的江令倦游归来,

"惟见秦淮依旧碧":只看见秦淮河依旧碧绿。

"杨吴窃据筑金陵":杨吴政权窃据金陵后修筑城池,

"清波溶溶乃贯城":清波荡漾的秦淮河贯穿其中。

"十六红桥夹两岸":十六座红桥夹立两岸,

"蜀娇越艳扬新声":蜀地和越地的美女在此吟唱新曲。

"千金买笑轻一掷":有人为了博美人一笑,不惜千金一掷,

"缠头锦是寒女织":可那赏赐歌女的缠头锦却是贫寒女子所织。

"会称盒子斗新奇":彼时人们竞相以能拿出新奇盒子相称道,争奇斗巧,各逞新意。

"薛鸭袁羊饤珍食":薛鸭、袁羊等佳肴摆满餐桌。

"而今功令禁俳倡":如今朝廷颁布法令,禁止俳倡表演,

"歌楼舞馆都荒凉":歌楼舞馆都变得荒凉。

"烟花丽景纵逊昔":秦淮河的繁华丽景纵然不如往昔,

"瘅邪敦朴诚良方":但惩戒邪恶、倡导淳朴确实是好的治理良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秦淮歌》是清代乾隆皇帝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收录于《乐善堂全集》。此诗围绕秦淮河展开,追溯其历史渊源,从秦始皇东巡试图压制王气开凿方山埭写起,感叹秦朝欲保长久却二世而亡。诗中历数秦淮河在六朝、杨吴等时期的变迁,既有对六朝往事难寻的喟叹,也描绘了杨吴时秦淮河两岸红桥夹岸、歌舞繁华的景象。表达出对世事兴衰的感慨,以及对敦朴世风的倡导。开篇写秦淮河得名及秦朝的兴衰,为全诗奠定历史沧桑基调;中间部分详述六朝至杨吴时期秦淮河相关的人事与景象,展现不同阶段的风貌;结尾写当下对俳倡的禁令及世风转变,在今昔对比中深化主题。这首诗展现了乾隆皇帝的文学素养与对历史、世事的思考。其以不同视角书写秦淮河,将历史典故与现实景象相融合,既有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社会风气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朝第六位皇帝

乾隆(1711~1799),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为其年号,寓意天道昌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满族,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庙号高宗。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开博学鸿词科,主持编修《四库全书》。他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其诗歌内容包罗甚广,古诗大气,律诗工整,绝句清灵。写诗多有率性而吟或不饰雕琢之处,但不少诗作也颇为讲究,尤其绝句颇有妙趣。他在作诗上,情钟老杜,步法韩愈,追摹东坡。作品有《如意湖》《苏堤春晓》《过蒙古诸部落》《萨尔浒》《辽阳怀古》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祖龙东巡压王气,通淮凿断方山埭。痴心虑后五百年,讵知亡秦在二世”:从表达技巧看,开篇运用历史典故,“祖龙”指代秦始皇,以其东巡凿断方山埭试图压制金陵王气的故事起笔,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痴心虑后五百年,讵知亡秦在二世”,通过强烈的反差对比,秦始皇一心想要保秦朝长久,却没想到秦朝二世就灭亡了,这种对比凸显出世事的无常与难以预料。在内容主题上,奠定了全诗对历史兴衰感慨的基调,借秦朝的短暂命运,引发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从语言角度,用词简洁却有力,“痴心”“讵知”等词生动地传达出对秦始皇想法的评判与世事变化的惊叹。“长源因此名秦淮,萦纡建业达水隈。时塞时疏异沿革,秣陵终免淮为灾”:在形象塑造上,描绘出秦淮河蜿蜒曲折,流经建业直至水畔的形态,“萦纡”一词生动地展现出秦淮河的曲折之貌。从内容主题看,介绍了秦淮河名称的由来以及其河道在历史上时塞时疏的沿革情况,反映出自然与人事的变化,也暗示着秣陵在历史发展中与秦淮河的紧密联系。在表达技巧上,客观叙述中蕴含着对历史地理变迁的关注,为后文对秦淮河不同时期风貌的描写做铺垫。“六朝往事难寻迹,王谢燕飞谁氏宅。风流江令倦游归,惟见秦淮依旧碧”:运用了用典手法,“王谢燕飞谁氏宅”化用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典故,借王、谢家族的兴衰,感慨六朝繁华不再,历史遗迹难寻,表达出对世事沧桑巨变的深沉喟叹。“风流江令倦游归,惟见秦淮依旧碧”,以江令(江总)倦游归来,只见秦淮河依旧碧绿,衬托出人事的变迁,以景衬情,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悲凉之感。在内容主题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展现出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力量。“杨吴窃据筑金陵,清波溶溶乃贯城。十六红桥夹两岸,蜀娇越艳扬新声。千金买笑轻一掷,缠头锦是寒女织。会称盒子斗新奇,薛鸭袁羊饤珍食”:从表达技巧看,运用铺陈手法,详细描绘杨吴时期秦淮河的繁华景象,“清波溶溶乃贯城”写秦淮河贯穿金陵城的清波美景,“十六红桥夹两岸,蜀娇越艳扬新声”描绘两岸红桥林立,歌女献艺的热闹场景,“千金买笑轻一掷,缠头锦是寒女织”“会称盒子斗新奇,薛鸭袁羊饤珍食”则刻画了当时奢靡的消费与新奇的饮食。在内容主题上,展现出秦淮河在杨吴时期的繁荣,同时也隐含着对这种奢靡之风的批判。从语言角度,用词华丽,如“蜀娇越艳”“千金买笑”等,生动地营造出繁华热闹的氛围。“而今功令禁俳倡,歌楼舞馆都荒凉。烟花丽景纵逊昔,瘅邪敦朴诚良方”:在表达技巧上,采用今昔对比,将昔日秦淮河歌楼舞馆的繁华与如今因功令禁俳倡而荒凉的景象对比,突出世事变化。在内容主题上,既表达出对秦淮河昔日繁华不再的惋惜,又肯定了当下禁俳倡、倡导敦朴世风的做法,体现出统治者对社会风气的引导与治理理念,使诗歌主题得到升华,从单纯的历史感慨延伸到对社会治理与风气转变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郑板桥《淇澳青青水一湾》

下一篇:清·陈长生《春日信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