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风陵望汉关":我骑马站在风陵渡口眺望汉朝的潼关,
# 汉关:指潼关。,风陵:渡口名,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黄河岸边。
"云峰高出白云间":那高耸的山峰从白云中挺拔而出。
# 云峰:一作三峰,指华山三峰。
"西来一曲昆仑水":来自西方的昆仑山水流到这里形成一处弯曲,
# 昆仑水:指黄河,旧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
"划断中条太华山":将中条山和太华山分隔开来。
# 太华: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南黄河西岸。两山隔河对峙。,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黄河东岸。
峻德,清满洲正白旗人,纳兰氏,字克明,号慎斋。岁贡生,官户部笔帖式。乾隆间举鸿博未用。曾寓盘山天城寺,与水月庵僧以诗往还。有《云簃藏稿》、《使秦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描绘登高所见景色的诗。描绘诗人站在风陵渡立马眺望汉关,呈现出云峰高于白云的巍峨,以及昆仑水从西边奔涌而来,气势磅礴地将中条山与太华山划断的壮观画面,营造出雄伟壮阔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潼关壮丽山川景色的赞美之情,体现出豪迈的情怀。
2. 分段赏析
“立马风陵望汉关”开篇点明诗人立马于风陵渡口眺望汉关,营造出一种开阔、雄浑的氛围。“立马”一词表现出诗人的豪迈气概,“风陵”点明了地点,“汉关”则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使读者感受到潼关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云峰高出白云间”这句中,诗人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通过对山峰的描写,展现了潼关周边山川的雄伟险峻。“高出白云间”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山峰的高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川的壮美。“西来一曲昆仑水”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奔腾而来的昆仑山的水,“西来”点明了水的流向,“一曲”则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形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河水的汹涌澎湃和灵动之美。“划断中条太华山”最后一句中,“划断”一词运用得十分精妙,生动地表现出了河水汹涌澎湃的气势,以及它对山川的分隔作用,展现了山河的壮丽与雄浑。同时,也暗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使读者对潼关的地理形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作品点评
整首诗气韵沉雄,用词豪迈壮阔。其风格恰似巍峨挺拔的华山,居高临下,尽显雄浑之势;又仿若奔腾不羁的黄河,自天际倾泻而下,水花飞溅,落地有声。此诗对黄河的描绘精妙绝伦,堪称佳作,将黄河的磅礴气势与华山的雄伟壮丽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上一篇:清·李鸿章《入都(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