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ǔ
shāo
qīng
·
·
shì
chén
yín

朝代:清作者:彭骏孙浏览量:3
shì
chén
yín
xiǎo
chuāng
xié
biàn
chūn
yīn
cuì
xiù
tiān
hán
qīng
shān
rén
lǎo
yí​​
yàng
shāng
xīn
shí
nián
jiù
shì
chóng
xún
huí
shǒu
chù
shān
gāo
shuǐ
shēn
liǎng
diǎn
méi
fēng
bàn
fēn
yāo
dài
qiáo
cuì
ér
jīn

译文

为何独自沉思低吟?小窗边夕阳斜照,词人独自伫立,直至暮春的阴霾散尽。翠色衣袖透出寒意,青色衣衫映得人已衰老,彼此同样满心伤怀。重新追寻十年前的往事,回望时,只见高山耸峙、江水深邃。双眉紧蹙如两点山峰,腰带宽松仅余半幅,如今已如此憔悴不堪。

逐句剖析

"何事沉吟":为何独自沉思低吟?

# 沉吟:沉思。

"小窗斜日":小窗边夕阳斜照,

"立遍春阴":词人独自伫立,直至暮春的阴霾散尽。

"翠袖天寒":翠色衣袖透出寒意,

# 翠袖天寒:唐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青衫人老":青色衣衫映得人已衰老,

# 青衫:为九品官员所着衣装,此处指秀才。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一样伤心":彼此同样满心伤怀。

"十年旧事重寻":重新追寻十年前的往事,

"回首处":回望时,

# 处:一作外。

"山高水深":只见高山耸峙、江水深邃。

"两点眉峰":双眉紧蹙如两点山峰,

# 眉峰:对女子眉毛的形象描写。古代妇女画眉如远峰,故云眉峰。《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半分腰带":腰带宽松仅余半幅,

# 半分腰带:《梁书·昭明太子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

"憔悴而今":如今已如此憔悴不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柳梢青・何事沉吟》是清代彭骏孙所作的一首词,上阕巧妙勾勒出清冷孤傲的佳人姿态,同时也塑造出黯然神伤、泪染衣襟的词人自我形象,字里行间的景物与情境,皆为其内心情愫的呈现。下阕打破界限,思绪回溯至十年前与佳人相处的往昔岁月。全词以精妙绝伦的笔触,倾诉着词人对那位倾世佳人难以磨灭的相思之苦。其创作或许源于一段真实可感的情感经历,亦或是借香草美人的古典传统,寄托胸中郁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词。词人通过春日黄昏的独沉吟咏,追忆十年前与故人的情事,以“翠袖”“青衫”分写双方容颜衰老,以“山高水深”喻示往事难追,最终以“憔悴”收束全篇,抒发了物是人非、年华空老的怅惘之情。

2. 写作手法

​​设问:“何事沉吟?”以陡然自问劈空而起,犹如利刃划破沉寂,既抓住读者注意力,又直指词人内心郁结,为全词奠定沉郁顿挫的情感基调。化用:“翠袖天寒”化用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原句写佳人寒日倚竹的孤寂,词中以“翠袖”代指思念之人,用“天寒”烘托其独处凄清,与词人“立遍春阴”的沉吟相呼应;“两点眉峰”化用柳永《雪梅香》“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原句状写别后愁容,词中以“两点”喻眉峰紧蹙,简练勾勒佳人相思憔悴之态,与自身“半分腰带”的瘦损形成映照。

3. 分段赏析

​​上阕​​​​“何事沉吟?”词作开篇即以直击人心的设问开启,尖锐有力,瞬间凝聚读者思绪,暗示词人内心积压的复杂情感亟待释放。“小窗斜日,立遍春阴。”中“小窗”与“斜日”共同勾勒出一处幽僻静谧的空间,夕阳余晖斜映窗棂,渲染出清冷而朦胧的氛围;“立遍春阴”则进一步延展时间维度,表明词人自春至暮,始终伫立于此,凝望沉思,将孤独与等待具象化为漫长的时光刻度。“翠袖天寒,青衫人老,一样伤心。”中“翠袖”借杜甫《佳人》中“天寒翠袖薄”的意象,暗喻所思佳人孤寂清冷的形象,“青衫”则化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映射词人自身的落魄与感伤。两地相隔,一人于天寒中倚竹独立,一人在窗前独对斜阳,虽处境各异,却同陷相思之痛,“一样伤心”将两颗孤独心灵紧密联结,道尽离愁的普遍性与深刻性。​​下阕​​“十年旧事重寻,回首处,山高水深。”中“十年”以明确的时间跨度,将词人的思绪拉回往昔,那些共同经历的悲欢离合、甜蜜与苦涩,皆在回忆中翻涌;“山高水深”既是实写地理阻隔,高山巍峨、江水浩渺,亦是虚写情谊的难以逾越,暗示分离后彼此音信渺茫、重逢无望的困境。“重寻”二字表明词人对旧事的反复咀嚼,而“回首”时的苍凉与无力,更凸显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两点眉峰,半分腰带,憔悴而今。”中“两点眉峰”细腻刻画佳人愁眉紧锁的神态,如柳永《雪梅香》中“别后愁颜,镇敛眉峰”的哀婉;“半分腰带”则以衣带渐宽的细节,呼应沈约“革带常应移孔”的典故,暗指词人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形。二者并举,以具象的外貌变化,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煎熬与损耗,“憔悴而今”既是现状的总结,亦是对“十年旧事”的情感回应,表明虽饱经磨砺,却始终未曾释怀。

4. 作品点评

《柳梢青・何事沉吟》虽题作“感事”,但具体情事已无从考证,无论是词人刻骨铭心的真实经历,还是借香草美人传统托物言志,皆不妨将其当作艳词品读。词中“翠袖”天涯、“青衫”窗前,相隔两地却心魂相牵,相思之情如出一辙。女子眉峰紧蹙,男子衣带渐宽,各自在思念中憔悴至今。词作构思巧妙,借两处离愁,相互映照、交相辉映。词人对神态刻画细致精准,对心绪描摹酣畅淋漓,通篇以赋法铺陈,未用比兴之辞。谭献于《箧中词》中赞其“不嫌太尽”,正是高度认可词人以质朴直白之语,传达深婉细腻的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不嫌太尽。

近代谭献《箧中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张惠言《水调歌头·东风无一事》

下一篇:清·屈大均《浣溪沙·杜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