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荷叶上露珠流":秋天的荷叶上,晶莹的露珠缓缓地滚动着,
"柄柄倾来盎盎收":人们将一柄柄荷叶倾斜,把露珠满满地收集到容器里。
"白帝精灵青女气":这是掌管秋天的白帝的精灵之气,也是主管霜雪的青女带来的秋意,
"惠山竹鼎越窑瓯":用惠山的竹鼎来煮水,再用越窑的茶瓯来泡茶。
"学仙笑彼金盘妄":那些追求学仙、妄想用金盘承接露水的行为多么荒唐可笑啊,
"宜咏欣兹玉乳浮":而我欣喜地欣赏着这茶瓯中如同美玉般的乳花漂浮,这才是值得吟咏的。
"李相若曾经识此":唐代的李相如果曾经知晓这荷露烹茶的妙处,
"底须置驿远驰求":又何必设置驿站,长途跋涉去远方求取泉水来煮茶呢。
清朝第六位皇帝
乾隆(1711~1799),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为其年号,寓意天道昌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满族,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庙号高宗。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开博学鸿词科,主持编修《四库全书》。他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其诗歌内容包罗甚广,古诗大气,律诗工整,绝句清灵。写诗多有率性而吟或不饰雕琢之处,但不少诗作也颇为讲究,尤其绝句颇有妙趣。他在作诗上,情钟老杜,步法韩愈,追摹东坡。作品有《如意湖》《苏堤春晓》《过蒙古诸部落》《萨尔浒》《辽阳怀古》等。
1. 分段赏析
“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首联点明时间为秋天,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荷露收集图。秋天的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滚动着,“流”字赋予露珠动态美。人们将荷叶的柄倾斜,把露珠一滴滴收集到容器中,“柄柄”“盎盎”两个叠词,强化了露珠之多与收集时的专注,为后文荷露烹茶做铺垫,展现出独特的秋日生活场景。“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越窑瓯”,颔联运用了神话意象,“白帝”是神话中掌管秋天的神,“青女”主管霜雪,这里用“白帝精灵青女气”既点明秋天的肃杀之气,又增添了一种神秘奇幻氛围。后半句则笔锋一转,落到烹茶器具上,“惠山竹鼎”质地天然古朴,“越窑瓯”以精美闻名,二者搭配,尽显烹茶过程的讲究,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茶事的高要求与雅致追求。“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颈联中诗人将荷露烹茶与学仙者追求金盘承露作对比。传说汉武帝曾建造金盘承接露水以求长生,在诗人看来这是虚妄之举,而眼前荷露烹茶,看着茶瓯中乳花漂浮,才是真正值得欣赏、吟咏的美妙之事,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荷露烹茶的喜爱与赞美。“李相若曾经识此,底须置驿远驰求”,尾联借唐代李相李德裕的典故。李德裕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通过驿站长途运输惠山泉来烹茶。诗人认为若李德裕知晓荷露烹茶的妙处,就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地远求泉水了,进一步突出荷露烹茶的便捷与独特优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对自己发现的这种饮茶方式的自得。
上一篇:清·柳亚子《放歌》
下一篇:清·金农《过小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