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ān
qìng
shè

朝代:清作者:黄景仁浏览量:3
yuè
xié
dōng
yǐng
kān
zhěn
diàn
qīng
qiū
mèng
zhèng
hān
yàng
mèng
xǐng
tīng
luò
wěi
jīn
xiāo
jiāng
běi
zuó
jiāng
nán

译文

月光西斜,东墙上佛龛的影子空寂清冷,清秋时节,枕着竹席正酣然入梦。同样是梦醒后听见蟋蟀鸣叫,今夜我在江北,昨夜却还在江南。

逐句剖析

"月斜东壁影虚龛":月光西斜,东墙上佛龛的影子空寂清冷,

"枕簟清秋梦正酣":清秋时节,枕着竹席正酣然入梦。

"一样梦醒听络纬":同样是梦醒后听见蟋蟀鸣叫,

"今宵江北昨江南":今夜我在江北,昨夜却还在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安庆客舍》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篇描绘出一幅客舍秋夜图,营造出寂静孤凄氛围,在清幽中又隐含着漂泊的孤寂。后两句诗人抓住梦醒听络纬这一细节,通过“今宵”与“昨夜”、“江北”与“江南”的时空对比,细腻地展现出行踪不定、漂泊无依的状态,相同的络纬声,不同的地点,凸显了愁绪的无处不在。全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借客舍秋夜之景,抒发了深沉的羁旅愁思,风格清峭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诗人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黄景仁以诗名世,与洪亮吉、孙星衍、赵怀玉、杨伦、吕星垣、徐书受并称“毗陵七子”。其诗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另作有一些爱情诗,缠绵悱恻;有些诗慷慨豪迈,如《少年行》等;刻画山水景物或人情事态的诗篇则写得细致生动。黄景仁亦有词名,长调多凄怆悲凉,其咏物词亦有特点。小令明白晓畅,亦多悲感凄凉之调,稍嫌直露。有《两当轩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月斜东壁影虚龛”是对客舍夜境的勾勒。“月斜东壁”点明时间已至深夜,月光西斜投射于东墙,“影虚龛”则写墙上佛龛投影空寂,一个“虚”字既写实,又写意。月光、暗影与虚龛的组合,营造出冷寂清寒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孤独基调。“枕簟清秋梦正酣”承上句进一步渲染秋夜客居情境。“枕簟”指枕头与竹席,“清秋”点出时令,二者叠加传递出寒凉之感;“梦正酣”看似写睡得沉酣,实则暗含漂泊中暂得安稳的片刻虚幻——秋夜的清寂本易引发愁绪,而“酣梦”恰与后句“梦醒”形成对照,暗示好梦难久,为情感转折埋下伏笔。“一样梦醒听络纬”聚焦梦醒后的听觉感受。“一样”二字耐人寻味,既指“听络纬(蟋蟀鸣叫)”是惯常体验,又隐含无论身处何地,梦醒后的孤寂感皆相通。络纬的鸣声本属秋夜常态,却在客居者耳中成为愁绪的触发点,以声衬静,愈显客舍的空寂与内心的寂寥。“今宵江北昨江南”以时空对比收束全篇。“今宵”与“昨”的时间跳跃,“江北”与“江南”的地域转换,极简笔调中见出漂泊之频、行踪之匆。相同的“听络纬”体验被切割于不同空间,凸显人生如转蓬的无根感——地域更迭而愁绪不变,极写羁旅生涯的动荡与乡愁的绵远。两句以白描手法将抽象的漂泊感转化为具体的时空坐标,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韵中见深沉的人生慨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乾隆《诗本》

下一篇:清·乾隆《三月初八日幸圆明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