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一树碧桃花":院子中间有一棵碧桃树,
"东西飞落邻人家":花瓣向东西两边飘落,落到邻居家里。
"东邻阿娇贮金屋":东边邻居的女子住在华丽的屋子里,
"画眉夫婿金张族":她描眉的丈夫是权贵家族的人。
"退朝绮宴花拂筵":退朝后摆着华丽的宴席,花瓣拂过筵席,
"欢为簪花回曼睩":美人欢喜地拾花簪发,回眸一笑。
"西邻女儿独含悲":西边邻居的女子独自怀着悲伤,
"良人远戍无归期":丈夫远在边疆戍守,归期无望。
"谁谓含悲对花落":谁说她是对着落花才悲伤,
"花落纷宁如泪垂":落花纷扬就像眼泪往下掉。
"可怜同是残英瓣":可惜同样是残破的花瓣,
"一悲一欢不相见":一边悲伤一边欢乐,彼此却不相知。
清朝第六位皇帝
乾隆(1711~1799),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为其年号,寓意天道昌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满族,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庙号高宗。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开博学鸿词科,主持编修《四库全书》。他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其诗歌内容包罗甚广,古诗大气,律诗工整,绝句清灵。写诗多有率性而吟或不饰雕琢之处,但不少诗作也颇为讲究,尤其绝句颇有妙趣。他在作诗上,情钟老杜,步法韩愈,追摹东坡。作品有《如意湖》《苏堤春晓》《过蒙古诸部落》《萨尔浒》《辽阳怀古》等。
1. 分段赏析
“中庭一树碧桃花,东西飞落邻人家”,从庭院景物入手,描绘了一树盛开的碧绿桃花花瓣纷飞飘落到东、西邻居家。这个场景不仅点出了主要事物——碧桃花,还通过“东西飞落”暗示花瓣的飘逸姿态和命运的分散,为后文东西两邻的不同命运奠定自然起兴的基调,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故事线索。“东邻阿娇贮金屋,画眉夫婿金张族”和“退朝绮宴花拂筵,欢为簪花回曼睩”,集中描写东邻人家的生活。人物阿娇住在金屋里,她的丈夫出自富贵名门“金张族”,两人生活奢华:丈夫退朝后参加宴会,花瓣拂过筵席,阿娇欢快地以花簪发,回眸时眼神柔美。这段语言简洁,用“画眉”“欢为簪花”等动作细节刻画出人物的幸福安逸,表达技巧上形成鲜明对比的反衬,突出富贵的喜悦;主题上展现了一种无忧无虑的世俗欢乐。“西邻女儿独含悲,良人远戍无归期”和“谁谓含悲对花落,花落纷宁如泪垂”,转向西邻女儿的悲惨命运。她独自悲伤,丈夫远在边疆驻守,归期无望;面对花落景象,诗歌巧妙运用比喻“花落纷宁如泪垂”,将纷飞花瓣比作垂落的泪水,生动传达了她内心的哀愁。这段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表达技巧上突出孤独与命运的无可奈何;内容强化了对比效果,思想感情流露对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主题紧扣人生际遇的差异。“可怜同是残英瓣,一悲一欢不相见”,以残英瓣(凋谢花瓣)象征东西两邻的相同命运起点,却引出“一悲一欢”的强烈反差。语言简洁有力,艺术手法上通过对比和象征总结全诗,凸显了悲欢互不相通的人生哲理;主题升华到对命运不公的深刻感慨,思想感情既有无奈又有对弱者的怜悯,内容完整收束了前文的故事线。
上一篇:清·乾隆《黛螺顶》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拟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