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
tái

朝代:清作者:乾隆浏览量:2
gāo
tái
jǐng
jiǎng
jīng
yīn
míng
zhū
wéi
shì
wéi
zāo
liáng
zhēn
chéng
shí
tuò

译文

登上依傍土山的高台,俯瞰着街巷村落,是因为在这里讲经而得到雨花台的名称吗?维摩诘讲经的典故,在这里已经成了陈旧的、没有价值的东西,梁武帝萧衍真的就像是在拾人牙慧。

逐句剖析

"据阜高台俯井闾":登上依傍土山的高台,俯瞰着街巷村落,

"讲经因以得名诸":是因为在这里讲经而得到雨花台的名称吗?

"维摩已是为糟粕":维摩诘讲经的典故,在这里已经成了陈旧的、没有价值的东西,

"梁武真成拾唾余":梁武帝萧衍真的就像是在拾人牙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雨花台》是清代爱新觉罗・弘历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歌开篇描绘雨花台依傍土山、俯瞰村落的景象,接着质疑其因讲经得名的说法,随后认为维摩诘的教义已是糟粕,梁武帝对佛法的尊崇更是拾人余唾。全诗以议论为主,借对雨花台得名传说的质疑,表达了对相关佛教典故的否定态度,语言直白,观点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朝第六位皇帝

乾隆(1711~1799),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为其年号,寓意天道昌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满族,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庙号高宗。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开博学鸿词科,主持编修《四库全书》。他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其诗歌内容包罗甚广,古诗大气,律诗工整,绝句清灵。写诗多有率性而吟或不饰雕琢之处,但不少诗作也颇为讲究,尤其绝句颇有妙趣。他在作诗上,情钟老杜,步法韩愈,追摹东坡。作品有《如意湖》《苏堤春晓》《过蒙古诸部落》《萨尔浒》《辽阳怀古》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据阜高台俯井闾,讲经因以得名诸?”,诗人站在雨花台这一高处,俯瞰着市井,发出疑问,雨花台是否真的因为讲经而得名,引发读者对其历史渊源的思考。后两句“维摩已是为糟粕,梁武真成拾唾余”,诗人直接表达观点,认为维摩讲经不过是无价值的糟粕,梁武帝盲目崇佛更是如同拾人唾余,尖锐地讽刺了历史上盲目崇佛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谭献《蝶恋花·庭院深深人悄悄》

下一篇:清·乾隆《如意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