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人悄悄":深深的庭院里静悄悄,
# 庭院深深人悄悄:庭院深深,深院寂静;化自欧阳文忠《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悄悄,了无人声。
"埋怨鹦哥":埋怨鹦鹉,
# 埋怨鹦哥:“埋怨”两句:取意《敦煌曲子词·鹊踏枝》:“叵耐灵鹊多漫语,送喜何曾有凭据。”鹦哥,鹦鹉的俗称。
"错报韦郎到":错报韦郎归来。
# 韦郎:即韦皋,此代指女子情郎。《云溪友议·卷中·玉箫记》条载,唐韦皋游江夏,与玉箫女有情,别时留玉指环,约以少则五载,多则七载来娶,后八载不至,玉箫绝食而死。后韦皋思悔凄叹,诚心礼佛,晚得一姬名玉箫,中指有肉环隐出,不异留别之玉环也。
"压鬓钗梁金凤小":鬓发上凤状的金钗玲珑小巧,
# 金凤:古代妇女的头饰。,钗梁:钗体。钗:头钗。
"低头只是闲烦恼":低下头来不过是无端的烦恼罢了。
# 闲:寂寞,空虚。一说同“嫌”,嫌弃。
"花发江南年正少":江南花开我正青春年少,
# 花发江南年正少:语本宋末金初·刘玉照《鹧鸪天》:“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此处反用其意。
"红袖高楼":纵有红袖佳人在高楼相伴,
# 红袖高楼:一作“红烛高楼”,代指流连于烟花巷陌中的生活。红袖:代指美貌女子。
"争抵还乡好":又怎比得上回到家乡好?
# 争抵:怎么比得上。争:怎能。
"遮断行人西去道":多想挡住你西去的道路,
# 遮断:犹言遮挡,拦住。
"轻躯愿化车前草":甘愿把这较弱身躯化作路边的车前草。
# 车前草:双关,一指车前阻轮的春草,一指草本植物“平车前”。平车前,一名“车前草”,一名“当道”,此用“当道”字义。杨东维《燕子辞》:“东郊春入车前草,荡子马蹄何处寻。”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等。另有《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词集《复堂词》,录词104阕。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春闺思远词,此词通过描绘深闺女子的生活与心境,表达了闺中思妇对情人的深切怀念与为追求美好情感甘愿付出的真挚之情。
2. 写作手法
烘托:上片首句“庭院深深人悄悄”通过女子所居环境氛围的描写,营造出幽深寂静的氛围,以此烘托出思妇内心深处的寂寞。对比:“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以期待与失落对比,思妇因鹦哥错报情郎到来而心生期待,这份短暂的欣喜与随后的失望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其盼郎心切却不得的失落;“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以外在物质与内心愁苦对比,“压鬓钗梁金凤小”展现思妇生活的精致,却凸显出“闲烦恼”的深重,表明物质无法消解精神上的相思之苦。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下片描绘江南春光烂漫、青春正好的美好景致,与思妇深闺寂寞、盼归不得的愁苦形成鲜明反差,愈发凸显其内心的怅惘。
3. 分段赏析
上片通过对女子居住环境氛围的细致描摹,巧妙烘托出她内心深处的孤寂。其中“庭院深深”一词,极易让人联想到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词在诸多方面格调颇为相近,情感也一脉相通。而词中第二、三两句更是妙趣横生,将闺中少女的情态刻画得栩栩如生,与敦煌词《鹊踏枝》中“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春日漫长,鹦哥一声“他来了”的报道,让她空欢喜一场,却在她本就寂寞的心中掀起了难以平息的情感波澜。“压鬓”两句,是女主人公“闲烦恼”的特写镜头。鹦鹉之所以能学人言语,都是人教导的结果。女主人公因思念心上人至极,便将自己最殷切的期盼反复教给鹦鹉,以此来获得一种虚幻的满足,当然也盼望鹦鹉能及时报告心上人的归来。未曾想,这反倒徒增了她的相思烦恼。前后形成的强烈对比,寓意十分深刻。“低头只是闲烦恼”一句,则写出了女子心态的沉重与烦闷,这种精神上的苦恼,即便拥有金玉满堂的物质生活也无法消解和抵偿。“只是”两字用得极为巧妙,以直陈的方式将女子难以排遣的伤离怨别之情凸显出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闲烦恼”一词,也可见女子的相思之苦无处不在,同时为过渡到下片做了铺垫。下片从女子想象情郎在江南的生活切入,词的内容也从上片深闺中人的相思烦恼,转变为下片因感怀江南春色而产生的盼归惆怅。江南的春天里,群芳争奇斗艳,青山苍翠欲滴,自己与情郎又都正值青春年华,即便有高楼红袖的迷人景致,也比不上回到家乡与心爱的女子相聚,共度良辰美景那般美好。她方方面面地思念着他的一切,不断设想他在外面的生活状况。而她最担心、想得最多的,一是他是否会对自己不忠,二是他的生活是否艰辛。她想象着他在“红袖高楼”寻欢作乐的情景,内心悲痛又急切,迸发出“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的心声。主人公明明知道自己无力阻止爱人远行,却依然甘愿为此付出牺牲!女子的殷殷期盼之中,在诚挚温厚的情感里,深深蕴含着她坚贞不渝的品格。主人公幻想着爱人所承受的艰辛,仿佛自己也在与爱人一同承受,因而身体日渐消瘦,精神愈发困顿。黄昏时分,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因而主人公几乎对黄昏心生畏惧!由此又想到从前相处美满时的情景,那时候自己与爱人还曾拿离别开过玩笑;不料昔日的玩笑竟成了如今的事实,这更让主人公悲痛不已。如此一来,词的末两句说宁愿化身为车前草,挡住情郎西去的道路,希望情郎能回心转意,早日归来。此处借用“车前草”的字面意义来表情达意,虽并非首创,但以此收尾来表白自己痴情不改的心志,更能衬托出主人公痴情的人物形象,具有感人肺腑的效果。
4. 作品点评
全词笔触委婉细腻,风格清新雅丽,既展现了深闺情思的微妙,又昭示着一种为追寻美好理想而始终不渝、甚至甘愿献身的可贵品格。
# “庭院深深”阕,上半传神绝妙,下半沉痛已极,所谓“情到海枯石烂时”也。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
# “玉颊妆台”阕,上半沉思语,殊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下半相思刻骨,寤寐潜通,顿挫沈郁,可以泣鬼神矣!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
上一篇:清·龚自珍《秋心三首(其一)》
下一篇:清·乾隆《雨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