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kǒu
hào
shǒu

朝代:清作者:查慎行浏览量:3
lái
chuán
wéi
gān
竿
gāo
chuán
shēng
hǎo
shàng
shuǐ
yàn
tān
duō
xià
shuǐ
tān
shǎo

译文

驶来的船只桅杆高高耸立,离去的船只摇橹声悦耳动听。逆水行舟时,船家厌烦河滩多,行船艰难,顺水行舟时,又可惜河滩太少,难以减缓水流的湍急。

逐句剖析

"来船桅竿高":驶来的船只桅杆高高耸立,

"去船橹声好":离去的船只摇橹声悦耳动听。

"上水厌滩多":逆水行舟时,船家厌烦河滩多,行船艰难,

"下水惜滩少":顺水行舟时,又可惜河滩太少,难以减缓水流的湍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青溪口号八首(其四)》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行船时的情景。主题围绕水上行舟体验,通过描写来船、去船,以及船家在上水、下水时对河滩不同的态度,展现行船生活的细微感触。首句写来船桅杆高,次句写去船橹声好,从视觉和听觉入手。后两句通过“厌”与“惜”的对比,凸显船家因水势不同而产生的心境差异。全诗短短二十字,却以小见大,生动展现水乡行船日常。其风格清新自然,贴近生活,于平淡中见真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诗人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馀。号他山,又号查田,晚年自号初白老人,海宁(今属浙江)人。少从黄宗羲、钱澄之受学,康熙间以举人召值南书房,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查慎行与宋琬、施闰章、王士祯、赵执信和朱彝尊并称“国初六家”。其诗多写行旅之情,善用白描手法,为清初宋诗派名家。著有《敬业堂诗集》《补注东坡编年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来船桅竿高,去船橹声好”,诗人开篇从视觉与听觉角度描绘行船景象。“来船桅竿高”,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驶来船只的外观特征,高耸的桅杆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暗示着来船的行进与力量;“去船橹声好”,则通过描写离去船只摇橹发出的声音,传递出一种韵律之美。这两句看似随意写来,实则自然流畅地将水乡船只往来的画面呈现于读者眼前,为后文进一步描写行船体验做铺垫,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平和而生动的氛围。“上水厌滩多,下水惜滩少”,后两句深入船家心境。“上水厌滩多”,生动地表现出船家逆水行舟时的心境。在逆水行进过程中,河滩众多意味着行船阻力大、行进艰难,“厌”字精准地传达出船家对这种艰难行船状况的厌烦情绪;“下水惜滩少”,则展现了顺水行舟时船家的感受。顺水时船行速度快,河滩少就难以减缓水流速度,不利于控制行船节奏,“惜”字细腻地刻画出船家对这种情况的惋惜之情。这两句通过“厌”与“惜”的鲜明对比,巧妙地以小见大,反映出船家因水势不同而产生的心境变化,也让读者感受到水乡行船生活的独特况味,富有生活哲理与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况周颐《浣溪沙·风雨高楼悄》

下一篇:清·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