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信其然":“止戈为武”的道理确实如此,
"我泽如春经略宣":朝廷的恩泽如同春风,治理边疆的方略得到宣扬。
"共喜捷音来玉阙":朝廷上下都为捷报传到京城而欢喜,
"何殊俘虏自金川":这与俘虏从金川押解而来的胜利景象并无不同。
"番酋路左心倾服":边疆首领在路边真心归附,
"军士行间气倍鲜":将士们在队伍中精神格外振奋。
"单骑汾阳休比拟":不必用单骑说服敌军的典故来比拟此次功绩,
"都因忠赤格穹天":都是因为忠诚之心能感动上天啊。
清朝第六位皇帝
乾隆(1711~1799),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为其年号,寓意天道昌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满族,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庙号高宗。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开博学鸿词科,主持编修《四库全书》。他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其诗歌内容包罗甚广,古诗大气,律诗工整,绝句清灵。写诗多有率性而吟或不饰雕琢之处,但不少诗作也颇为讲究,尤其绝句颇有妙趣。他在作诗上,情钟老杜,步法韩愈,追摹东坡。作品有《如意湖》《苏堤春晓》《过蒙古诸部落》《萨尔浒》《辽阳怀古》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止戈为武信其然,我泽如春经略宣”,开篇引用“止戈为武”的理念,表明诗人认同真正的武功在于制止战争,接着以“我泽如春”比喻朝廷的恩泽,说明治理边疆的方略得到推行。这一联将议论与抒情结合,奠定了全诗对平叛胜利的肯定基调。颔联“共喜捷音来玉阙,何殊俘虏自金川”,聚焦捷报传来的情景。“共喜”写出朝廷上下因捷报抵达而欢欣的场面,“俘虏自金川”则以具体景象展现平叛的成果,两句通过叙事,直白地传递出胜利带来的喜悦。颈联“番酋路左心倾服,军士行间气倍鲜”,转向对平定后的景象描写。“番酋心倾服”刻画了边疆首领真心归顺的状态,“军士气倍鲜”描绘出将士们精神振奋的模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叛乱平息后边疆安定、人心和顺的局面,进一步强化了喜悦之情。尾联“单骑汾阳休比拟,都因忠赤格穹天”,不与古代名将郭子仪(汾阳王)相比,而是强调胜利的根源在于将士们的忠诚之心,认为这份忠勇能感动上天。这一联通过议论,赞扬了将士的忠勇品格,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满江红·代北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