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én
zhēng
míng

朝代:清作者:马宗霍浏览量:3
wén
zhēng
míng
lín
xiě
qiān
wén
shí
běn
wéi
shū
suì
jìn
píng
shēng
shū
wèi
cháng
gǒu
qiě
huò
rén
jiǎn
zhá
shāo
dàng
zài
sān
zhī
yàn
lǎo
ér
jīng
miào

译文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以每天写十本为标准,书法就迅速地进步起来。平时对于写字,他也从来不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会再三改动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

逐句剖析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

# 临:临摹。,文徵明:明朝著名书法家。

"日以十本为率":以每天写十本为标准,

# 率:标准。,日:每天。

"书遂大进":书法就迅速地进步起来。

# 进:进步。,遂:于是,就。,书:书法水平。

"平生于书":平时对于写字,

# 书:写字。,于:对,对于。,平生:一生。

"未尝苟且":他也从来不马虎。

# 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尝:曾经。这里未尝指从来没有。

"或答人简札":有时给人回复书信,

# 简札:信件,书信。,或:有时。

"少不当意":稍微有一点不满意,

# 少:通稍,稍微。

"必再三易之不厌":必定会再三改动而不感到厌烦。

# 不厌:不嫌烦。厌:嫌麻烦而讨厌。,易:改换,更换。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

# 益:愈加,更加。,故: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文徵明习字》为清代马宗霍撰写的一篇文,出自《书林纪事》。主题围绕其学书的勤奋与严谨,记叙了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开篇点明临帖及日课量与书艺进步的关联;中间聚焦日常书写态度;末尾收束于晚年书艺成果,层层推进。此文以小见大,借习字小事传递专注、严谨的精神价值,为了解古代书家治学态度与成长路径提供样本,也让读者感知到持之以恒对技艺提升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历史学家、书法史论家

马宗霍(1897~1976),历史学家、书法史论家。湖南衡阳县人。他毕业于湖南南路师范学堂,曾任国立暨南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公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以及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系主任,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华书局编审。他善书法,尤长于书法史论的研究。著有《中国经学史》《书林藻鉴》《书林纪事》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叙事短文。全文介绍了文徵明书法学习与精进的历程,塑造了一个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书法大家形象,展现其书法成就与人格魅力,传递对专注执着精神的推崇。

2. 分段赏析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从表达技巧看,以简洁叙事呈现文徵明习书状态。“日以十本为率”用具体量化的方式,直观展现其练习强度,凸显勤奋刻苦。这一持续的高强度临帖行为,是他“书遂大进”的重要前提,让读者明白量的积累对技艺提升的关键作用,也为后文展现其对书法的严谨态度做铺垫。“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从内容主旨与语言角度分析,“未尝苟且”概括其一生对书法的态度,“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以具体事例支撑,通过日常回复简札时对不满意内容反复修改的细节,生动体现他对书法精益求精的追求。“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则说明因这种严谨态度,其书法艺术随年龄增长愈发精湛,突出态度与成就的因果关联,塑造出文徵明专注执着、追求完美的书家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91》

下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