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破松梢晓":月光穿过松枝梢头天刚破晓,
"诗吟马上秋":我在马背上吟诗感受着秋意。
"凉风侵帽角":凉风侵入帽檐角落,
"曙色淡鞭头":晨光淡照在马鞭顶端。
"树影连村合":树影相连与村庄融合,
"泉声咽石流":泉水声在石缝间呜咽流淌。
"山花红夹道":山野红花夹道盛开,
"揽辔任勾留":我拉住缰绳,尽情在此停留,
"遥峰飞白鹤":远处山峰有白鹤飞翔,
"野趣逼天真":山野的趣味充满了自然本真。
"境僻风尘壑":环境幽僻山风掠过深谷,
"山高月近人":山峰高耸月亮仿佛靠近行人。
"炊烟横鸟道":炊烟横亘在飞鸟途径,
"晓雾暗车尘":晨雾使车马扬尘显得暗淡。
"莫动悲秋感":不要触发悲秋情绪,
"丹枫别有春":火红枫叶另有一番春意。
清朝晚期军事家、诗人
彭玉麟(1816?~1890),晚清军事家、诗人。字雪琴,人称“雪帅”,湖南衡阳人。1853年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购买洋炮,制造大船。次年在湘潭、岳州、田家镇等处与太平军作战。此后率所部水师配合陆师封锁长江,围攻九江、安庆和天京等地,官至兵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谥刚直,并建专祠。彭玉麟为人清廉刚直,自称“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其少娴辞章,于军事之暇,作画吟诗,每次作诗,摇笔立成,喜画梅花。其所绘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被曾国藩称为“兵家梅花”。著有《彭刚直公诗集》。
1. 分段赏析
“月破松梢晓,诗吟马上秋。凉风侵帽角,曙色淡鞭头”:此二联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清晨时分,月亮还挂在松梢之上,作者骑在马上吟诗,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凉风轻轻吹过,侵袭着帽角,曙光渐渐明亮,映照着鞭头,淡去了夜色。这几句通过对月、松、风、曙色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展现出作者在旅途中悠然自得的心境。“树影连村合,泉声咽石流。山花红夹道,揽辔任勾留”:这两联描绘了途中的景色,树木的影子连接在一起,与村庄融合为一体,泉水在石头间流淌,发出呜咽般的声音。路边的山花红艳艳地开放着,夹道而生,作者不禁勒住缰绳,尽情地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流连忘返。这里运用了视觉和听觉描写,“树影连村合”是视觉上的宏大场景,“泉声咽石流”是听觉上的细腻感受,而“山花红夹道”则是色彩鲜明的视觉冲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生机,也体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由衷赞美。“遥峰飞白鹤,野趣逼天真。境僻风尘壑,山高月近人”:前两句写远处的山峰上有白鹤飞翔,这种野趣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质朴与纯真。后两句则进一步描述了所处的环境,地方偏僻,远离尘世的喧嚣,山峰高耸,仿佛月亮都离人更近了。这部分通过对远景和环境的描写,突出了此地的清幽与静谧,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宁静、自然的生活环境的向往,与尘世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炊烟横鸟道,晓雾暗车尘。莫动悲秋感,丹枫别有春”:前两句继续描绘清晨的景色,炊烟横在鸟儿飞行的道路上,晨雾弥漫,使车马扬起的尘土都变得暗淡了。在这样的秋景中,作者最后发出感慨,不要被悲秋的情绪所左右,因为那火红的枫叶在秋天里别有一番春天般的生机与美丽。这两句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暗示着即使面对秋天的萧瑟,也应看到其中蕴含的希望和美好,体现出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清·易顺鼎《天童山中月夜独坐》
下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