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kuāng
xiǎo
xíng
tài
yáng
shān
bái
fēng
dào
zhōng
shào
quán
yùn

朝代:清作者:彭玉麟浏览量:3
yuè
sōng
shāo
xiǎo
shī
yín
shàng
qiū
liáng
fēng
qīn
mào
jiǎo
shǔ
dàn
biān
tóu
shù
yǐng
lián
cūn
quán
shēng
shí
liú
shān
huā
hóng
jiā
dào
lǎn
pèi
rèn
gōu
liú
yáo
fēng
fēi
bái
tiān
zhēn
jìng
fēng
chén
shān
gāo
yuè
jìn
rén
chuī
yān
héng
niǎo
dào
xiǎo
àn
chē
chén
dòng
bēi
qiū
gǎn
dān
fēng
bié
yǒu
chūn

译文

月光穿过松枝梢头天刚破晓,我在马背上吟诗感受着秋意。凉风侵入帽檐角落,晨光淡照在马鞭顶端。树影相连与村庄融合,泉水声在石缝间呜咽流淌。山野红花夹道盛开,我拉住缰绳,尽情在此停留,远处山峰有白鹤飞翔,山野的趣味充满了自然本真。环境幽僻山风掠过深谷,山峰高耸月亮仿佛靠近行人。炊烟横亘在飞鸟途径,晨雾使车马扬尘显得暗淡。不要触发悲秋情绪,火红枫叶另有一番春意。

逐句剖析

"月破松梢晓":月光穿过松枝梢头天刚破晓,

"诗吟马上秋":我在马背上吟诗感受着秋意。

"凉风侵帽角":凉风侵入帽檐角落,

"曙色淡鞭头":晨光淡照在马鞭顶端。

"树影连村合":树影相连与村庄融合,

"泉声咽石流":泉水声在石缝间呜咽流淌。

"山花红夹道":山野红花夹道盛开,

"揽辔任勾留":我拉住缰绳,尽情在此停留,

"遥峰飞白鹤":远处山峰有白鹤飞翔,

"野趣逼天真":山野的趣味充满了自然本真。

"境僻风尘壑":环境幽僻山风掠过深谷,

"山高月近人":山峰高耸月亮仿佛靠近行人。

"炊烟横鸟道":炊烟横亘在飞鸟途径,

"晓雾暗车尘":晨雾使车马扬尘显得暗淡。

"莫动悲秋感":不要触发悲秋情绪,

"丹枫别有春":火红枫叶另有一番春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匡庐晓行太阳山白鹤峰道中,次李少荃韵》是清代彭玉麟创作的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清晨在匡庐太阳山白鹤峰道上的所见所闻。诗人以清晨山行为视角,通过“月破松梢”“凉风侵帽”等细腻感受,勾勒出秋日山间的独特景致。诗中既有“树影连村”“泉声咽石”的静谧画面,又有“山花红夹道”“遥峰飞白鹤”的明快意象,动静相宜地展现了山野的自然趣味。诗人特别善于捕捉细微体验,如“曙色淡鞭头”的光影变化,“山高月近人”的空间感受,都体现出敏锐的观察力。结尾“丹枫别有春”的豁达之语,更突破了传统悲秋的窠臼,赋予秋景新的意蕴。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写景生动传神,在描绘山水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朝晚期军事家、诗人

彭玉麟(1816?~1890),晚清军事家、诗人。字雪琴,人称“雪帅”,湖南衡阳人。1853年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购买洋炮,制造大船。次年在湘潭、岳州、田家镇等处与太平军作战。此后率所部水师配合陆师封锁长江,围攻九江、安庆和天京等地,官至兵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谥刚直,并建专祠。彭玉麟为人清廉刚直,自称“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其少娴辞章,于军事之暇,作画吟诗,每次作诗,摇笔立成,喜画梅花。其所绘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被曾国藩称为“兵家梅花”。著有《彭刚直公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月破松梢晓,诗吟马上秋。凉风侵帽角,曙色淡鞭头”:此二联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清晨时分,月亮还挂在松梢之上,作者骑在马上吟诗,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凉风轻轻吹过,侵袭着帽角,曙光渐渐明亮,映照着鞭头,淡去了夜色。这几句通过对月、松、风、曙色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展现出作者在旅途中悠然自得的心境。“树影连村合,泉声咽石流。山花红夹道,揽辔任勾留”:这两联描绘了途中的景色,树木的影子连接在一起,与村庄融合为一体,泉水在石头间流淌,发出呜咽般的声音。路边的山花红艳艳地开放着,夹道而生,作者不禁勒住缰绳,尽情地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流连忘返。这里运用了视觉和听觉描写,“树影连村合”是视觉上的宏大场景,“泉声咽石流”是听觉上的细腻感受,而“山花红夹道”则是色彩鲜明的视觉冲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生机,也体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由衷赞美。“遥峰飞白鹤,野趣逼天真。境僻风尘壑,山高月近人”:前两句写远处的山峰上有白鹤飞翔,这种野趣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质朴与纯真。后两句则进一步描述了所处的环境,地方偏僻,远离尘世的喧嚣,山峰高耸,仿佛月亮都离人更近了。这部分通过对远景和环境的描写,突出了此地的清幽与静谧,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宁静、自然的生活环境的向往,与尘世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炊烟横鸟道,晓雾暗车尘。莫动悲秋感,丹枫别有春”:前两句继续描绘清晨的景色,炊烟横在鸟儿飞行的道路上,晨雾弥漫,使车马扬起的尘土都变得暗淡了。在这样的秋景中,作者最后发出感慨,不要被悲秋的情绪所左右,因为那火红的枫叶在秋天里别有一番春天般的生机与美丽。这两句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暗示着即使面对秋天的萧瑟,也应看到其中蕴含的希望和美好,体现出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易顺鼎《天童山中月夜独坐》

下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