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o

朝代:唐作者:薛能浏览量:1
jiè
méng
nóng
sāng
xiōng
nián
jìng
shī
xiāng
xiǔ
guān
shēng
shī
湿
jūn
qīng
zhào
xié
yáng
shuǐ
yān
cán
jiù
kuí
huā
dǎo
qiáng
míng
shí
zhì
yīng
cāng
cāng

译文

几代人都糊涂地从事农桑,灾年最终失去了故乡。腐朽的门闩上长出了潮湿的菌菇,倾斜的房屋被夕阳的余晖照射着。雨水淹没了残破的石臼,向日葵生长繁茂,竟将墙壁压倒了。政治清明的时代怎能出现这种景象,应当是自己辜负了苍天。

逐句剖析

"几界瞢农桑":几代人都糊涂地从事农桑,

# 瞢农桑:从事耕织。瞢:一作事。,几界:几代、几世。

"凶年竟失乡":灾年最终失去了故乡。

# 失乡:背井离乡。失:逃逸。,凶年:荒年。

"朽关生湿菌":腐朽的门闩上长出了潮湿的菌菇,

# 湿菌:寄生于潮湿环境的菌类。,朽关:朽烂的门扇。

"倾屋照斜阳":倾斜的房屋被夕阳的余晖照射着。

# 倾屋:倾倒的房屋。

"雨水淹残臼":雨水淹没了残破的石臼,

# 臼:舂米用的器具,多用石做,盆状。

"葵花压倒墙":向日葵生长繁茂,竟将墙壁压倒了。

"明时岂致此":政治清明的时代怎能出现这种景象,

# 岂致此:怎么会到这样地步。,明时:政治清明时。

"应自负苍苍":应当是自己辜负了苍天。

# 苍苍:指天。蔡琰《胡笳十八拍》:“泣血仰头兮诉苍苍,生我兮独罹此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逃户》是唐朝文学家薛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借逃户的经历,展现农民在繁重赋税下的苦难生活。首联描绘世代耕织的农户因灾荒无奈离乡,中间两联刻画逃户离去后田园的破败之景,尾联指出政治的腐朽黑暗是引发这一社会问题的根源。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做刻意修饰,在叙述中饱含着对农户悲惨遭遇的深切怜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薛能(817?~880?),唐代诗人。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会昌六年进士,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懿宗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历工部尚书方镇从事、侍御史及都官、刑部员外郎等职。僖宗时,任忠武节度使,兵变时被杀。薛能耽癖于诗,日赋一章,平生作诗逾千篇,多寄酬题咏之作。其诗多写日常生活,吟咏与友人唱和,部分涉及现实政治题材。他尤擅作近体诗,常用对比、用典等手法,如诗中多处提及“闲”字,表达自己潇洒、超脱之情怀。有《薛许昌集》10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社会现实诗。诗歌展现了逃户离去后的破败家园景象,通过描绘朽关生菌、倾屋斜阳、残臼被淹、葵花倒墙等画面,写出了农民在苛捐重税和灾荒下的悲惨生活,揭露了政治腐败的社会现实。

2. 分段赏析

“几世瞢农桑,凶年竟失乡”,首联以直白的笔触,展现出农民悲惨命运的开端。“几世瞢农桑”,说明这些农户世代以耕织为生,对农事极为熟悉,却依旧难以摆脱困境。“瞢”字蕴含着无奈与迷茫,尽管他们勤勤恳恳,却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而“凶年竟失乡”则点明灾难的降临,灾荒之年,庄稼颗粒无收,苛捐重税却依旧压顶而来。为了生存,他们只能背井离乡,被迫踏上逃亡之路,一个“竟”字,道尽了他们的不甘与绝望。“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颔联描绘了逃户离去后家园的破败景象。“朽关生湿菌”,破败腐朽的门闩上长出了潮湿的菌菇,说明房屋已经长久无人居住、无人修缮,一片荒芜。“倾屋照斜阳”,夕阳的余晖洒在倾斜欲倒的房屋上,“倾屋”突出房屋的摇摇欲坠,“斜阳”营造出一种衰败、凄凉的氛围,象征着农户生活的彻底崩塌,曾经的家园在岁月和苦难中走向末路,让人倍感唏嘘。“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颈联进一步渲染衰败氛围。“雨水淹残臼”,雨水淹没了残破的舂米臼,舂臼作为生活用具,如今残破且被水淹,表明日常生活早已无法正常进行,凸显出家园的荒芜与死寂。“葵花压倒墙”,葵花生长本充满生机,可这里却因生长过于繁茂,竟然将墙壁压倒,侧面表现出庭院的无人打理,杂草肆意生长,与农户逃亡后的凄凉现状相呼应,强化了这种物是人非、家破人亡的悲惨之感。“明时岂致此,应自负苍苍”,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明时岂致此”,诗人发出质问,在这所谓政治清明的时代,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惨状?言下之意,当下绝非明时,而是政治腐败、黑暗。“应自负苍苍”则给出答案,统治者应当是辜负了苍天,没有履行好治理国家、庇护百姓的职责,致使农民流离失所。这两句诗将矛头直指统治阶层,把农民悲惨遭遇的根源归结于他们的昏庸与失职,饱含着诗人的愤怒与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3. 作品点评

全诗语言质朴晓畅,不追求辞藻雕琢,以直白如话的笔触叙写农户遭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下一篇:唐·白居易《病中诗十五首·自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