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三弦共五音":十二三根弦共同奏出五音,
"每声如截远人心":每一声都好似截断远方人的心。
"当时向秀闻邻笛":当年向秀听到邻居吹奏笛子的声音,
"不是离家岁月深":我不是因为离开家乡岁月长久而生此感。
晚唐诗人
薛能(817?~880?),唐代诗人。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会昌六年进士,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懿宗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历工部尚书方镇从事、侍御史及都官、刑部员外郎等职。僖宗时,任忠武节度使,兵变时被杀。薛能耽癖于诗,日赋一章,平生作诗逾千篇,多寄酬题咏之作。其诗多写日常生活,吟咏与友人唱和,部分涉及现实政治题材。他尤擅作近体诗,常用对比、用典等手法,如诗中多处提及“闲”字,表达自己潇洒、超脱之情怀。有《薛许昌集》10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羁旅思乡诗。此诗描写了诗人在京城客舍听到凄切的筝声而触发的离情,借向秀闻笛的典故,表达了宦游天涯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与客居的孤寂落寞。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诗的第一句明确描述了唐代筝的制式,弦数可能有十二根或三根,中国传统五声音阶包括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意指这些弦共同演奏出五音阶的旋律。第二句中,“截”这个字恰当地表现了声音如何直接触动听众的感受,让人印象深刻。后两句“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这联系到晋代向秀的事例,向秀听到嵇康故居附近邻居的笛声,笛声的悲凉引起他对旧友嵇康的思念;这不是因为他离家时间太久,而是笛声的氛围唤起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去的回想,促使他写下了悼念作品《思旧赋》。秦筝的声音较为柔和,诗人薛能也巧妙地通过典故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表明这位敏感的诗人可能正在追思某人,回忆着过往的经历。
上一篇:唐·徐铉《步虚词五首其一》
下一篇:唐·李缟《和三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