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píng
yuè
·
·
chūn
guāng

朝代:唐作者:毛熙震浏览量:1
chūn
guāng
xián
tíng
fěn
dié
shuāng
shuāng
chuān
穿
jiàn
lián
juǎn
wǎn
tiān
shū
hán
chóu
guī
wéi
yān
duàn
xiāng
wēi
zhèng
shì
xiāo
hún
shí
jié
dōng
fēng
mǎn
shù
huā
fēi

译文

春天即将过去,空荡荡的庭院仍是一片静寂。双双飞舞的彩蝶,在亭栏间穿来穿去,傍晚的时候,帘外又在滴着稀稀落落的雨。她含着深深的愁情,独自倚在绣帏里,玉炉中只剩下一点残香,袅袅的轻烟时断时续。这正是最让人愁苦不堪的时节,东风又吹得满树春花纷纷飞去。

逐句剖析

"春光欲暮":春天即将过去,

# 欲暮:即将逝去。

"寂寞闲庭户":空荡荡的庭院仍是一片静寂。

# 闲庭:寂静的庭院。

"粉蝶双双穿槛舞":双双飞舞的彩蝶,在亭栏间穿来穿去,

# 槛:栏杆,这里指亭栏。

"帘卷晚天疏雨":傍晚的时候,帘外又在滴着稀稀落落的雨。

"含愁独倚闺帏":她含着深深的愁情,独自倚在绣帏里,

# 闺帏:此指闺房。

"玉炉烟断香微":玉炉中只剩下一点残香,袅袅的轻烟时断时续。

# 玉炉:熏炉的美称。

"正是销魂时节":这正是最让人愁苦不堪的时节,

# 销魂:形容极其哀愁。

"东风满树花飞":东风又吹得满树春花纷纷飞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平乐·春光欲暮》是五代词人毛熙震的词。这首词以暮春为背景,上片勾勒春光将逝之景,寂寞庭院、穿槛粉蝶、晚天疏雨,以粉蝶成双反衬女子形单影只;下片聚焦闺中女子,她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面对东风落花,愁绪更添。全词语言清新柔美,情感婉转多姿,通过细腻的春景描写,含蓄传达出女子内心的离别相思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后蜀词人

毛熙震(?~?),五代后蜀词人。曾任后蜀秘书监,《花间集》称其“毛秘书”。其长于写词,擅长描摹女性姿容意态,语言华丽,风格与花间词人毛文锡、欧阳炯、牛希济相近,时有新警俊句。李冰若《栩庄漫记》谓“其词浓丽处似学飞卿,然亦有清淡者”。《花间集》录存其词29首。王国维辑有《毛秘书词》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这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致的描写,以一种委婉而含蓄的方式,悄然流露出深闺女子内心深处因离别而生的相思之意。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用双双粉蝶飞反衬闺中人的孤独,以乐景写哀情,更显闺中女子的寂寞凄凉。

3. 分段赏析

上阕描绘晚天疏雨、粉蝶双飞之景。通常,蜂蝶多在风和日丽的白昼穿梭花丛,可词人笔下的粉蝶,却在晚天细雨中穿槛飞舞。这一独特场景,不仅装点了寂寞庭院,更以粉蝶成双反衬出闺中女子的形单影只。粉蝶翩跹本是自然之态,却在怀春女子眼中,勾起对青春幸福的憧憬与对爱人的期盼,于无声处将情感传递给读者。下阕展现闺中女子期待落空的失落。晚雨生寒,她独倚帷帐,双眸含愁,任凭玉炉中香烟渐断、香气微弱。直到帘外东风劲吹,花树摇曳,落英纷飞,才将她从思绪中唤醒。目睹春光匆匆流逝,女子不禁黯然神伤,将内心的愁绪推向高潮。

4. 作品点评

毛熙震属花间词派。该词突破传统花间词藻饰繁复的窠臼,以简笔白描勾勒暮春景致,色调清雅疏淡而意蕴绵长。词人塑造闺中女子形象时,避开了对体态妆容的刻画,亦不直抒愁绪,仅以“含愁”点睛期待落空之怅惘,借“玉炉香”暗喻相思煎熬之漫长。其余笔墨皆寓情于景:粉蝶双飞映衬孤影伶仃,晚雨疏落强化时空寂寥,东风拂动花树更添韶光易逝之叹。这些暮春意象经艺术重组,既构建出层次分明的画面空间,又自然流淌着婉约情思,达到“物我浑化”的境界。全词深得“短章蕴藉”之妙,言有尽而意无穷。尤其结句“东风满院花飞”堪称点睛之笔:既实写暮春飞花之景,又虚指女子青春虚度的悲凉,更暗含离恨别绪的绵延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情味宛然。

清陈廷焯《别调集》卷一

# “东风”六字精湛,凄艳。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此词仅为清稳之作,结意含蓄,自是正轨。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下一篇: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