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恨如旨酒":离别的愁苦如同醇厚的美酒,
# 旨酒:美酒。旨:美好。
"古今饮皆醉":古往今来所有饮下这杯酒的人皆沉醉其中。
"只恐长江水":唯恐浩荡的长江之水,
"尽是儿女泪":尽数化作天下儿女的泪水。
"伊余非此辈":我并非此等沉溺离情之人,
# 伊余:犹我。伊为助词,无实义。
"送人空把臂":送别时徒然伸手却无心执手。
# 把臂:握人手臂以示亲密。,空:犹祇。
"他日再相逢":他日若再重逢,
"清风动天地":清风吹拂天地亦为之震颤。
# 清风:清凉或清净的微风,比喻心地清澄静谧,了无挂碍。
唐末五代前蜀诗僧、画家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唐天复间入蜀,蜀主王建称他“禅月大师”。贯休与陈陶、方干、李频等众多诗人交往唱酬,多奇思奇句,部分作品能反映社会现实。善画水墨罗汉及释迦弟子诸像,笔法坚劲,形象夸张,世称“梵相”,存世《十六罗汉图》传为其作。兼善草书,号曰“姜体”,时人比之为阎立本、怀素。著有《禅月集》。
1. 分段赏析
“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将离恨比作醇厚的美酒。以“旨酒”喻离恨,形象且新颖,因为酒能醉人,而离恨恰似这美酒,从古至今,无论何人,只要沾染上离恨,就如同饮下这酒一般,都会陷入沉醉痛苦之中。“古今饮皆醉”更将这种离恨的普遍性与永恒性展现出来,强调离恨是人类情感中普遍存在且难以摆脱的,引发读者对离恨这一情感的共鸣,也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情感基调。“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诗人进一步发挥想象,由离恨联想到长江水,担忧长江之水全是离人的泪水汇聚而成。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长江水的浩瀚来衬托儿女离别时泪水的汹涌,将无形的离恨具象化,极大地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同时,长江作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地理意象,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用其来关联离恨,凸显出离别的哀伤之深沉、之绵长。“伊余非此辈,送人空把臂”,“伊余”即我,诗人表明自己并非那些沉浸于离恨、为离别而痛苦哀伤的人。“空把臂”描绘出送别时只是徒然地与友人握手的情景,一个“空”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超脱。他虽送别友人,却不愿陷入那无尽的离恨之中,这种态度与前文对离恨的渲染形成一种微妙的反差,展现出诗人独特的个性与心境,体现出他在面对离别时的一种豁达与自我调适。“他日再相逢,清风动天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许。“他日再相逢”直接点明对再次见面的盼望,给人以希望之感。而“清风动天地”则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再次相逢时,清风能吹动天地,营造出一种壮阔且美好的氛围。这不仅体现出诗人对与友人重逢情景的美好憧憬,更暗示着这份友情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重逢时所带来的精神震撼,将全诗的情感从离别的哀伤中升华,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豁达超脱的情感境界。
# 贯休诗是三唐好手,不仅冠于诸僧也。
清延君寿《老生常谈》
上一篇:唐·谭用之《赠索处士》
下一篇:唐·鱼玄机《寄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