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乌":南山有那乌鹊在飞,
# 乌:即乌鸽,鸟名,指喜鹊。
"北山张罗":猎人却在北山张开罗网。
# 罗:捕鸟的网。
"乌自高飞":乌鹊自己高高飞走,
"罗当奈何":罗网空空又能怎样!
"乌鹊双飞":乌鹊双双在空中飞翔,
"不乐凤凰":谁也不愿去与凤凰栖息共享,
# 凤凰:传说中的鸟王名。雄曰凤,雌曰凰,这里合称,意指众鸟之王,暗指宋王戴偃。
"妾是庶人":小女子我本是平民百姓,
"不乐宋王":也不乐意侍奉您宋王!
# 宋王:战国时宋国国君,名偃,谥康王。
战国时期著名民间女子,无流派,韩凭之妻。
何氏,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人,韩凭之妻,世称韩凭妻。籍贯不详,主要作品为《乌鹊歌》。其作品风格质直,感情真挚。她在面对宋康王的逼迫时,以死明志,展现出对爱情的忠贞,其事迹在当时广为流传,她也因坚守爱情、反抗权贵的精神而被后人铭记。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两首古体诗,也是两首爱情诗。诗中以乌鹊为意象,描绘了何氏面对宋康王的逼迫,坚守与韩凭的爱情,不慕荣华、不畏权势,展现出她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与忠贞,体现了劳动人民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对权贵压迫的反抗。
2. 写作手法
起兴:“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以南山乌鹊、北山罗网起兴,“乌”喻何氏,“罗”喻宋康王的强权阴谋,兴中含比,暗示强权无法征服坚贞的灵魂。直抒胸臆:结尾“妾是庶人,不乐宋王”直接表明身份与态度,摒弃含蓄委婉,以质直语言宣告对强权的反抗,情感鲜明强烈。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以南北二山相对立的空间意象起笔,“南山乌”象征自由的何氏与韩凭,“北山罗”象征宋康王的强权压制。两山相隔,本无关联,却强行设网捕鸟,暗喻宋康王对何氏的强占毫无道理,如同南辕北辙,徒劳无功。此句以兴引比,为全诗奠定反抗强权的基调。“乌自高飞,罗当奈何”紧承前句,“乌自高飞”以鸟儿的自由翱翔,喻示何氏对独立人格与爱情的坚守,“罗当奈何”则以反问句式嘲笑强权的无能。罗网虽在,却困不住高飞的鸟儿,暗示宋康王的阴谋终将落空,何氏以死明志的结局亦隐含于此。第二首:“乌鹊双飞,不乐凤凰”以“乌鹊双飞”的平凡场景,对比“凤凰”的高贵身份。乌鹊虽平凡,却能双宿双飞、情投意合,而凤凰虽尊,却无真挚情感。此处以鸟喻人,将平民夫妻的恩爱情深与权贵的孤高寡恩并置,凸显何氏对纯粹爱情的珍视。“妾是庶人,不乐宋王”直截了当地以“庶人”身份自况,与“宋王”的权贵身份形成对立,“不乐”二字斩钉截铁,宣告对权贵的鄙弃。这既是对宋康王的严词拒绝,也是对封建强权的公然挑战,将一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女性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这两首诗作的精妙之处在于语言质朴率真。皆运用比兴手法,酣畅淋漓地展现出劳动人民的情感倾向与价值取舍。首篇以辛辣笔触嘲讽暴君的荒诞臆想,第二首则以赤诚之心倾诉对本真爱情的向往,共同勾勒出一位坚守情诺、鄙夷权势、敢于抗争的女性群像。全诗共八句结构,前六句借比兴铺陈意境,后两句以“赋”的笔法直抒胸臆,前后文气贯通,兼具柔婉情致与刚正风骨。其意象清新灵动,韵律和谐流转,在含蓄蕴藉中透出鲜明的情感张力,读来余韵悠长。
上一篇:先秦·墨子《墨子·非攻》
下一篇:先秦·庄子《庄子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