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shǐ
shī
·
·
xià

朝代:唐作者:胡曾浏览量:1
hàn
yuàn
shí
xiū
jià
wén
chāng
zǎo
wǎn
shēng
ér
shàng
lín
xīn
guì
nián
nián
píng
rén
zhé
zhī

译文

女人不要嫁给文人,嫁给他们也不要生儿子。朝廷年年开科举,就是不许平民沾点边。

逐句剖析

"翰苑何时休嫁女":女人不要嫁给文人,

# 翰苑:文翰聚集之处。

"文昌早晚罢生儿":嫁给他们也不要生儿子。

# 文昌:尚书省的别称。

"上林新桂年年发":朝廷年年开科举,

# 新桂:比喻科举中第。,上林:上林苑,皇帝游乐射猎处,代朝廷。

"不许平人折一枝":就是不许平民沾点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史诗·下第》是唐代诗人胡曾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科举制度为讽刺对象,揭露唐代科举考试中权贵垄断录取名额的现象,体现诗人对寒门学子命运的深切同情。作品情感愤懑却含蓄克制,展现了胡曾耿介的性情与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胡曾(?~?),唐代诗人。号秋田,邵阳(今属湖南)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后入蜀,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其诗托古讽今,意存劝戒,通俗明快,以咏史诗见长。他依据儒家正统思想评述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所作《咏史诗》3卷,收150首,皆七绝,常被后来讲史小说所引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以犀利笔触直指科举黑幕,揭露考官徇私舞弊的行径,语言尖锐却含蓄,奠定全诗讽刺基调。“翰苑”是​​唐代翰林院,掌管科举考试,代指考官。​“嫁女”“生儿”用拟人化表述,暗指考官将科举名额私授给权贵子弟。以“何时”“早晚”的追问,凸显诗人对制度腐败的愤懑。后两句借自然意象讽喻社会现实,以“桂树”的繁盛反衬寒门学子的绝望,冷峻中透出悲凉。以“新桂”喻科举名额,将权贵垄断比作“不许折枝”,形象揭露资源分配不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郑谷《曲江红杏》

下一篇:唐·李群玉《半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