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有行路客":清晨有个远行的客人,
# 行路客:行路的旅客。,晨有:早晨有。
"依依造门端":他行色匆匆从门前经过。
# 门端:大门的一端。门边。,造:造访。依就。到。《说文》造,就也。,依依:依恋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人马风尘色":人和马都带着风尘的颜色,
# 色:面色。,风尘:风和尘土。风吹尘起。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人马:人和马(都有)。
"知从河塞还":知道是从河塞回来。
# 还:归还。,河塞:黄河边塞。黄河流域和北方边境之地。,知从:知道是从。
"时我有同栖":此时我有同床共居的人,
# 同栖:一同栖息。一同住宿。亦指同住者或同路者。,时我有:当时或那时我有。
"结宦游邯郸":结交官场到邯郸游历。
# 邯郸:邯郸城。河北省南部城市。战国邯郸为赵都,汉代与洛阳、临淄、宛、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是清商乐和汉乐府的发源地和集散地。,游:共同游览。,结宦:结交宦要。
"将不异客子":大概和这客人没有不同,
# 子:游子。,异客:异乡作客的。,将不:将不再与。
"分饥复共寒":一同忍受饥饿和寒冷。
# 共寒:共同御寒。同暖共寒。,复:又。再。,分饥:分担饥饿。
"烦君尺帛书":麻烦您捎去一封短信,
# 书:书信。,尺帛:长一尺的素帛,言其少。汉朝前用一尺的素帛写信,故代指书信。,烦君:麻烦君子或夫君(书写)。
"寸心从此殚":我的心意从此倾诉尽。
# 殚:用尽;竭尽。,寸心:方寸大小的心脏。微薄的心意。
"遣妾长憔悴":让我长久地憔悴,
# 憔悴:指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貌。憔,心焦面枯。悴,忧愁到极点。,长:长久地。,妾:妾:古代男人的小老婆,如夫人。已婚女子的自谦称呼。,遣:消遣得。令,使。
"岂复歌笑颜":哪里还会有欢笑的容颜。
# 笑颜:欢笑的容颜。,歌:歌唱。,岂复:岂能再。
"檐隐千霜树":屋檐遮蔽着结满霜的树,
# 树:树木。,千霜:经历千次寒霜。犹千年。形容年代久远。,檐隐:屋檐遮隐或隐藏。若树木茂盛会遮隐屋檐,如今树木枯萎被屋檐遮蔽也。
"庭枯十载兰":庭院里十年的兰花已枯萎。
# 兰:兰花草。,十载:十年的。种植很长时间的。,庭枯:庭院内枯萎了。
"经春不举袖":经过春天也不举起衣袖,
# 举袖:举起衣袖,喻攀折枝条也。,经春:经历春天。
"秋落宁复看":秋天花落又怎会再看。
# 复看:再看。,宁:岂;难道。,秋落:秋天凋落。
"一见愿道意":一见到他希望传达我的心意,
# 道意:道明或说明来意。表示或传达某种意愿。,愿:但愿。只愿意。,一见:一次见面。一旦见面。只要见面。
"君门已九关":他的门庭已有重重阻隔。
# 九关:九重天关。九道关卡。已经是君王也。,已:已经有。,君门:君子或夫君的大门。
"虞卿弃相印":虞卿放弃了丞相印,
# 相印:丞相之印绶。,弃:放弃,抛弃。,虞卿:战国时赵国名士。善于战略谋划,主张联合齐魏抵抗秦。后因拯救魏相魏齐的缘故,抛弃高官厚禄离开赵国。终困于魏都大梁,发愤著书。著有《虞氏春秋》。
"担簦为同欢":背着伞为了家人同欢乐。
# 同欢:共同欢乐。亦指共相欢乐之人。,担簦:担着雨伞斗笠。背着伞。谓奔走,跋涉。簦,古代有柄的,类似现在的伞。
"闺阴欲早霜":闺中阴凉似要下早霜,
# 欲早霜:将要早早下满寒霜。,闺阴:闺门的背阴处。
"何事空盘桓":为什么白白地徘徊不前。
# 盘桓:徘徊;逗留。周旋;交往。,空:空自。徒然。,何事:什么事情(还需要)。
南朝宋诗人
吴迈远(?~474),男,汉族,约宋明帝大明末前后在世。好为篇章。代表作品有《长相思》、《长别离》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闺怨诗,介绍了闺中少妇见远行客从边塞归来,托其给在邯郸为官的丈夫捎信的事,描绘了行客风尘仆仆之态与庭院中霜树枯兰的凄凉景象,体现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独居的苦楚,营造了孤寂哀伤的氛围,表达了她盼夫早归的急切心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虞卿弃相印,担簦为同欢”,巧用虞卿放弃相位以求与家人欢聚的典故,原意是虞卿重视亲情胜过相位,这里借典故表达希望丈夫能放下官场事务,早日归家团聚的愿望。借景抒情:“檐隐千霜树,庭枯十载兰”,通过描写檐下结霜的树、庭院中枯萎的兰花,既暗示离别之久,又抒发了思妇独居的愁苦与悲伤,景中含情。联想:“人马风尘色,知从河塞还”到“时我有同栖,结宦游邯郸”,由行路客的风尘之态联想到远游的丈夫,将客子与丈夫的处境联系起来,自然引出对丈夫的思念。白描:“人马风尘色”,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行路客人困马乏、久经风尘的样子,寥寥数字,形象鲜明
3. 分段赏析
“晨有行路客,依依造门端”,开篇写清晨有行客来到门前,“晨”点出行客早行的特点,“依依”描绘其略带愁思的情态,为下文写其从边塞归来、引发思妇联想埋下伏笔,笔触简洁却勾勒出人物状态。“人马风尘色,知从河塞还”,写行客人与马都带着风尘仆仆的样子,由此判断他从边塞归来。“风尘色”三字凝练,既写出旅途辛劳,又暗示边塞环境的艰苦,自然引出思妇对同样在外的丈夫的牵挂。“时我有同栖,结宦游邯郸”,思妇由行客想到自己的丈夫,说他为做官远游邯郸。“同栖”指丈夫,“结宦”点明其远行目的,将行客与丈夫联系起来,体现思妇触景生情的心理,情感过渡自然。“将不异客子,分饥复共寒”,思妇猜想丈夫的处境与行客不会不同,同受饥寒之苦。“分饥共寒”虽为想象,却写出她对丈夫的深切担忧,仿佛自己也分担着这份艰辛,强化了思念的真切。“烦君尺帛书,寸心从此殚”,思妇请求行客捎信,说自己的心意全在信中。“尺帛书”“寸心”对比,显露出情感的厚重,“殚”字写出心意倾尽,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深情与盼归的急切。“遣妾长憔悴,岂复歌笑颜”,写自丈夫离去后,自己日渐憔悴,再无欢笑。“长憔悴”“岂复”直抒胸臆,直白表达出独居的愁苦,让思念之情更显真挚,贴近生活的朴素表达易引发共鸣。“檐隐千霜树,庭枯十载兰”,描写庭院景象,房檐被挂霜的树遮蔽,十年的兰花已然枯萎。“千霜”“十载”暗示离别之久,霜树、枯兰营造凄凉氛围,象征思妇内心的孤寂与时光的流逝。“经春不举袖,秋落宁复看”,写春天不愿抬手摘花,秋天落叶也不忍观看。因丈夫不在,美景反增伤感,通过反常的行为,侧面表现思妇的愁苦,以细节凸显情感的深沉。“一见愿道意,君门已九关”,思妇想托行客传告心意,又叹仕途艰险。“九关”形容官场复杂,既写出对丈夫的叮嘱,又暗含对其沉迷仕途的隐忧,情感中带着担忧与无奈。“虞卿弃相印,担簦为同欢”,用虞卿弃相印与友人相伴的典故,劝丈夫放下官位回归家庭。借古喻今,表达对夫妻团聚的渴望,语气委婉却态度恳切,丰富了情感内涵。“闺阴欲早霜,何事空盘桓”,写闺中已见秋霜迹象,质问丈夫为何还在外徘徊不回。“早霜”暗示时光易逝,“何事”带嗔怪语气,将盼归的急切推向高潮,情感真挚强烈。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着重营造诗中的典型意境,借助具体环境的烘托,凸显人物性格,深化人物情感。它运用叙事性的抒情手法,让全诗情节呈现出层次变化,同时凭借典型的环境描写,展现出思妇情感的复杂性。“檐隐千霜树,庭枯十载兰”这两句,将复杂的情感通过十个字所刻画的典型环境充分展现出来。这不仅象征着思妇与丈夫离别已久、独居时的深切痛苦,还体现出思妇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坚定信念。此外,全诗语言简洁却能尽显深意,辞藻丰美却不显得油腻,内容剪裁繁简适宜,都能体现出诗人的用心雕琢。“人马风尘色”仅用五个字,就精准地勾勒出游子的形象。“檐隐千霜树”等四句文采斐然,却完全没有轻佻浮靡的弊病。诗中描写来客风尘仆仆的状态而略去丈夫的直接刻画,刻画自身情感而不描写丈夫的相思之苦,都是为了避免内容重复。而后半部分大段引用书中内容,则是有意采用另一种方式来强化思妇的情感。这些特点无疑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上一篇:南北朝·沈约《宿东园诗》
下一篇:南北朝·谢朓《游东堂咏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