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yáng
chén

朝代:唐作者:贯休浏览量:2
shí
shí
luò
chéng
rén
jīn
zuò
máng
máng
luò
chéng
chén
wén
yǒu
shí
lún
lóu
tái
gàn
xīng
chén
yuè
tiān
yuè
wén
jǐn
shū
xiù
qiè
fēn
fēn
zhēn
zhū
lián
zhōng
shén
rén
wén
jīn
xiàn
线
xiāng
chéng
yún
sūn
xiù
ruò
shā
jìn
shì
yīng
gèng
pín
shuǐ
xuē
xíng
zhǒng
shí
huā
lín
lín
cāng
máng
jīn
yuán
niú
yáng
jīng
zhēn
fēi
niǎo
hǎo
máo
shì
绿
zhū
shēn

译文

过去那些洛阳城的人,如今已化作了茫茫的洛阳城尘土。我听说曾经富有的石崇(字季伦),他那五色斑斓的楼台高耸仿佛触及星辰。那欢乐的乐声如同天上的仙乐日夜都能听到,穿着华丽丝绸的美丽姬妾多得纷纷扰扰。在珍珠串成的帘子里面,有如同姑射山神女般美丽的女子。身上穿着用金线绣着花纹的玉衣,身上的香气浓郁得仿佛能化作傍晚的云彩。如果孙秀没有杀害石崇,晋朝的财富应该会更加集中到他那里,国家会更贫穷。伊水冲刷削减了道路,石崇坟墓前的石头旁开满了稀疏的花朵。曾经繁华的金谷园如今一片苍茫,只有牛羊在啃食着荆棘和榛莽。飞鸟有着漂亮的羽毛,让人怀疑那是不是绿珠的身影。

逐句剖析

"昔时昔时洛城人":过去那些洛阳城的人,

"今作茫茫洛城尘":如今已化作了茫茫的洛阳城尘土。

"我闻富有石季伦":我听说曾经富有的石崇(字季伦),

# 石季伦:晋石崇字季伦,以生活豪奢著称。后世诗文中每用以喻指富豪。

"楼台五色干星辰":他那五色斑斓的楼台高耸仿佛触及星辰。

# 干:冲犯。

"乐如天乐日夜闻":那欢乐的乐声如同天上的仙乐日夜都能听到,

# 乐:音乐。

"锦姝绣妾何纷纷":穿着华丽丝绸的美丽姬妾多得纷纷扰扰。

# 纷纷:盛多的样子。,锦姝绣妾:衣着华丽的美人。锦、绣都是精美的织品。姝:美人。

"真珠帘中":在珍珠串成的帘子里面,

# 真珠帘:真珠穿成的簾子。

"姑射神人":有如同姑射山神女般美丽的女子。

# 姑射神人:指美人。

"文金线玉":身上穿着用金线绣着花纹的玉衣,

# 文金线玉:雕金缀玉,指生活豪华。

"香成暮云":身上的香气浓郁得仿佛能化作傍晚的云彩。

# 香成暮云:焚烧的香料,烟气缭绕,远远望去,好像暮云一般。形容生活很奢侈。

"孙秀若不杀":如果孙秀没有杀害石崇,

# 孙秀:西晋赵王伦的亲信。

"晋室应更贫":晋朝的财富应该会更加集中到他那里,国家会更贫穷。

"伊水削行路":伊水冲刷削减了道路,

# 削:侵削。,伊水:伊河。

"冢石花磷磷":石崇坟墓前的石头旁开满了稀疏的花朵。

# 磷磷:墓石的颜色。,花:杂色。

"苍茫金谷园":曾经繁华的金谷园如今一片苍茫,

# 金谷园:指晋石崇于金谷涧中所筑的园馆。

"牛羊龁荆榛":只有牛羊在啃食着荆棘和榛莽。

# 荆榛:丛生的草木。,龁:咬。

"飞鸟好羽毛":飞鸟有着漂亮的羽毛,

"疑是绿珠身":让人怀疑那是不是绿珠的身影。

# 绿珠:石崇的爱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洛阳尘》为唐末五代诗僧贯休创作的古体诗,字里行间满是对历史变迁的沧桑叹惋。诗中以“昔时昔时洛城人,今作茫茫洛城尘”等意象为依托,既勾勒出洛阳城往昔的繁盛景象,也展现了当下的衰败境况;又借“苍茫金谷园,牛羊龁荆榛”的描写,对比石崇金谷园从前的奢华与如今的荒芜,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慨悄然寄托其中。全诗语言沉郁,既绘昔日繁华,又写今日荒凉,抒发对世事无常、富贵难久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前蜀诗僧、画家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唐天复间入蜀,蜀主王建称他“禅月大师”。贯休与陈陶、方干、李频等众多诗人交往唱酬,多奇思奇句,部分作品能反映社会现实。善画水墨罗汉及释迦弟子诸像,笔法坚劲,形象夸张,世称“梵相”,存世《十六罗汉图》传为其作。兼善草书,号曰“姜体”,时人比之为阎立本、怀素。著有《禅月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古诗。描绘了石崇当年在洛阳的富贵生活,其楼台壮丽与星辰相接,日夜笙歌,姬妾如云。然而如今金谷园一片荒芜,伊水旁道路被削,冢石生花,只剩牛羊啃食荆榛。体现了世事无常、荣华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石崇昔日的富贵繁华,如“楼台五色干星辰。乐如天乐日夜闻,锦姝绣妾何纷纷”,与如今金谷园的荒芜“苍茫金谷园,牛羊龁荆榛”进行鲜明对比,突出世事变化之大,强化了兴衰之感。用典:“孙秀若不杀,晋室应更贫”使用石崇因孙秀索要绿珠不得而被杀害的典故,展现了西晋末年的政治腐败和权贵间的争斗,丰富了诗歌的历史内涵。“飞鸟好羽毛,疑是绿珠身”以绿珠坠楼的典故,借飞鸟羽毛引发联想,增添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昔时昔时洛城人,今作茫茫洛城尘”,以今昔对比开篇,营造出一种岁月沧桑、世事无常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基调。中间六句:“我闻富有石季伦,楼台五色干星辰。乐如天乐日夜闻,锦姝绣妾何纷纷。真珠帘中,姑射神人”,详细描述石崇的富有和奢华生活。楼台色彩绚丽直插星辰,日夜享受着如同天上仙乐的歌舞,众多美丽的姬妾围绕。“真珠帘中,姑射神人”将石崇的姬妾比作姑射仙子,进一步渲染其富贵奢华的生活场景。接下来两句:“文金线玉,香成暮云。孙秀若不杀,晋室应更贫”,继续描绘石崇生活的奢靡,连所用物品都极为华丽,香气弥漫如暮云。同时借孙秀索要绿珠引发的悲剧,暗示西晋末年权贵的贪婪与腐败,反映出晋室的衰落。最后四句:“伊水削行路,冢石花磷磷。苍茫金谷园,牛羊龁荆榛。飞鸟好羽毛,疑是绿珠身”,描绘如今金谷园的荒芜景象,伊水侵蚀道路,冢石上长满花,金谷园一片苍茫,只有牛羊在啃食荆榛。最后由飞鸟好羽毛联想到绿珠,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繁华不再的悲凉之感,深化了怀古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竹楼宿》

下一篇:唐·高适《登百丈峰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