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云起兮泛滥":浓密的云气涌起,弥漫开来。
"雨霭昏而不消":雨雾昏暗,久久不散。
"意气悄以无乐":情绪低落,毫无乐趣。
"音尘寂而莫交":音讯沉寂,无人交往。
"守边境以临敌":驻守边境,面对敌人。
"寸心厉于戎昭":内心坚定,严守军规。
"阁盈图记":楼阁里堆满图书典籍。
"门满宾僚":门前挤满宾客幕僚。
"仲秋始戒":仲秋时节开始戒备。
"中园初凋":园子里草木初显凋零。
"池育秋莲":池中生长着秋莲。
"水灭寒漂":冷水冲没了寒波。
"旨归涂以易感":归乡的路途容易触动愁绪。
"日月逝而难要":日月流逝难以挽留。
"分中心而谁寄":心中的思绪向谁寄托。
"人怀念而必谣":人们心怀思念,必然会吟咏歌谣。
# 人怀念而必谣:悲客他方。○《类聚》五十六。《诗纪》五十四。
1. 分段赏析
开篇“霏云起兮泛滥。雨霭昏而不消”,以“霏云”“雨霭”勾勒出阴沉迷蒙的景象,“泛滥”“昏而不消”渲染出压抑的氛围,为全诗奠定沉郁基调,借自然景色烘托内心的低落。“意气悄以无乐。音尘寂而莫交”,直抒胸臆,写情绪消沉、无人往来的孤寂,“悄”“寂”二字将这种孤独感具象化。“守边境以临敌。寸心厉于戎昭”,转入边塞场景,点明人物身份与处境,战士驻守边境面对敌人,内心却秉持着严明的军法与报国之志,展现出复杂心绪,既有对边境局势的紧张,又有坚守的决心。“阁盈图记。门满宾僚”,描绘建筑内的景象,图记满阁、宾僚盈门,与前文的孤寂形成对比,暗衬边境生活与内地的不同。“仲秋始戒。中园初凋”,点出时节为仲秋,园中景物开始凋零,“始戒”“初凋”既写季节特征,也暗含时光流转的感慨。“池育秋莲。水灭寒漂”,聚焦园中的秋莲与寒水,秋莲在池中生长,寒水却带着漂物逝去,以莲的存在与水的流逝对比,强化时光难留之感。“旨归涂以易感。日月逝而难要”,由景物转向对时光的感叹,归途易生感触,日月飞逝难以挽留,直接抒发惜时之情。“分中心而谁寄。人怀念而必谣”,收束于情感的倾诉,内心的思绪无人可寄,因怀念而必然吟咏,将孤独、怀念等复杂情感推向深处,余味悠长。
上一篇:南北朝·萧绎《咏池中烛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