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东井上":种瓜种在东面井边上,
"冉冉自逾垣":瓜藤慢慢地爬过了矮墙。
# 垣:矮墙。,冉冉:慢慢地。
"与君新为婚":自从同你结为夫妻,
"瓜葛相结连":我们就如同瓜葛永远联结相配成双。
# 瓜葛:两种蔓生植物,常用来比喻互相联结缠绕的关系。
"寄托不肖躯":我把身躯托付给你,
# 不肖:自谦之词。
"有如倚太山":就像倚靠在泰山上。
# 太山:即泰山。
"菟丝无根株":菟丝本来就是无根的草,
# 菟丝:一年生缠绕寄生草本植物。
"蔓延自登缘":只靠着藤蔓攀缘而上。
"萍藻托清流":浮萍也是无根而托身于清清的流水,
# 萍藻:偏义复词,指浮萍。
"常恐身不全":常恐身躯不得保全失掉依傍。
"被蒙丘山惠":既然你给了我如大山一般的大恩惠,
"贱妾执拳拳":我侍奉你也定会忠诚恳切一如往常。
# 拳拳:忠诚、恳切的样子。
"天日照知之":我这拳拳之心天日都能照见,
"想君亦俱然":想必你也都清楚明白我的衷肠。
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文学家
曹叡(204?~239),即魏明帝。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文学家。字元仲,庙号烈祖,谥号明皇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丕之子。黄初二年,被封为齐公,后改封平原王。黄初七年,曹丕病重,曹叡被立为皇太子,后曹丕驾崩,曹叡即皇帝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但其文学成就远不及曹操、曹丕。其诗感怀抒情,哀婉沉挚。现存诗十余首,皆为乐府诗歌。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其诗文较完备。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乐府诗,该诗借瓜藤、萍藻等意象,婉转描绘一位新婚女子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她对丈夫的依恋与不被辜负的殷切期盼。
2. 写作手法
起兴:“种瓜东井上,冉冉自逾垣”一句以瓜藤从井上蔓延、生长,缓缓爬过院墙起兴,暗喻男女长大、成婚嫁娶乃是顺应天理的自然之事。比喻:“菟丝无根株,蔓延自登缘”两句以“菟丝”比喻旧时代的女子。菟丝是一种柔弱的藤类植物,匍匐而生,不能独立生长,必须依附他物。在这里,诗人用它来象征自己无法自立,必须依托丈夫才能生活,与首句中“蔓延”一词呼应,却意境不同。“萍藻托清流,常恐身不全”一句,继续以柔弱的水生植物作比,从菟丝到萍藻,仍然是自喻,反复咏叹自己对丈夫的敬仰与感激、依附与期望,情感缠绵细腻,意蕴深长。象征:诗中如“菟丝无根株,蔓延自登缘”句,以无根的菟丝象征女子自身的柔弱和对丈夫的依附,菟丝只能依附他物才能生长,正如新妇在婚姻中无力自立,只能依靠丈夫而生。又如“萍藻托清流”,以浮萍水藻象征女子随夫漂泊、心无着落的处境。瓜葛、菟丝、萍藻等象物虽皆源于自然,却层层递进地展现出女子从相依到惶恐的心理变化。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开头“种瓜东井上,冉冉自逾垣”以瓜藤自然生长的景象起兴,描绘瓜藤从井边生长,缓缓攀越墙垣的自然情景,借此寓意“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顺理成章的事。“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一句点明主题,将新婚夫妇比作相互缠绕的瓜葛,形象地表现了婚姻的紧密联系,自此你我相依为命,共度人生。。“寄托不肖躯,有如倚太山”,新妇自谦不才,将丈夫比作高大稳重的泰山,并非自轻,而是当时女子自视卑微、依附于夫的社会心态写照。这种表达既反映了封建时代女性的卑微地位,也流露出对丈夫的仰慕之情。“兔丝无根株,蔓延自登缘”,进一步说明自身无依无靠,如柔弱的菟丝草,唯有依附丈夫才能生存,虽同用“蔓延”一词,却与首句的自然生长相对,这里更显无助和依赖。“萍藻托清流,常恐身不全”,借浮萍和水藻随水而生,映射女子托身于夫,既寄托希望,又充满不安。由兔丝到萍藻,句句皆是博喻手法的运用,从自喻到喻夫,反复吟咏,不断烘托对丈夫的依恋与敬重,表达对婚姻的珍视与惶恐。“被蒙丘山惠,贱妾执拳拳”,言承夫恩情深厚如山丘,自己虽地位低微,心却拳拳不移,誓愿终身不渝。“天日照知之,想君亦俱然”,以天地日月为证,表达自己坦诚相待的真心,同时期待丈夫也有同样的情意。语句柔和真挚,字里行间却藏着最不敢直说的渴望——“愿你不要弃我!”
4. 作品点评
全诗最令人动容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隐忧。新娘在新婚之际就担心被抛弃,“常恐身不全”道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普遍的不安全感。这些看似喜庆的新婚告白,实则暗含着对未来的深深忧虑。诗人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刻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
上一篇:魏晋·曹植《驱车篇》
下一篇:魏晋·王粲《从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