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ěi
máng
shè
shī

朝代:魏晋作者:刘伶浏览量:2
yāng
mǎng
wàng
shū
yǐn
dǎn
yǎn
xuán
yīn
hán
tiān
shǔ
zhèn
chì
chuī
cháng
yīn
wén
ruì
guī
fēng
cǎo
sàn
xiāo
lín
chén
cuì
yán
chàng
zhēn
xīn
yùn
bèi
zhōng
xiǎo
tàn
xìn
nán
rèn
chú
tàn
zhī
qín
cháng
xiǎng
zhōng
wén
xiāo
xiōng
jīn

译文

月亮被云层遮住昏暗不明,漆黑夜晚黝黑阴森。半夜时分啼叫的鸡以为天将亮,煽动翅膀发出长长的鸡啼声。蚊虫聚集在茂密草丛中,枯叶散落在寂静冷落的树林。喝下陈年的甜酒让憔悴的面容泛起红晕,心中畅怀高歌巴渝。在乱麻做的被子中迟迟等不到天亮,悲叹实在让人难以承受。如何才能排遣心中满腹的愁怀,唯有抚琴弹瑟,一抒衷肠。在半夜吹奏起长笛,听到此乐音让自己心情渐渐的平复。

逐句剖析

"泱漭望舒隐":月亮被云层遮住昏暗不明,

# 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神,后常代指月亮。,泱漭:不明的样子。

"黮黤玄夜阴":漆黑夜晚黝黑阴森。

# 玄夜:黑夜。《八代诗揆》“黮黤”作“黤黮”,义同。,黮黤:昏暗的样子。

"寒鸡思天曙":半夜时分啼叫的鸡以为天将亮,

# 寒鸡:指在半夜时分不按一定时间啼叫的荒鸡。古时迷信认为半夜鸡鸣为不祥的恶声。

"振翅吹长音":煽动翅膀发出长长的鸡啼声。

# 吹:这里指鸣叫。吹长音,拉长声音啼鸣。

"蚊蚋归丰草":蚊虫聚集在茂密草丛中,

# 丰草:丰茂的草。,蚋:一种似蚊的昆虫,头小,色黑,吸人畜血液。

"枯叶散萧林":枯叶散落在寂静冷落的树林。

# 萧林:清静冷落的树林。树叶落后是秋冬之季,树林更少生气,故称“萧林”。,散:飘散。

"陈醴发悴颜":喝下陈年的甜酒让憔悴的面容泛起红晕,

# 悴颜:憔悴的面容。,发:发动,焕发。,醴:甜酒。陈醴,陈酒。

"巴歈畅真心":心中畅怀高歌巴渝。

# 巴歈:亦作巴渝,歌舞名,《晋书·乐志》记载为“巴渝舞”。

"缊被终不晓":在乱麻做的被子中迟迟等不到天亮,

# 不晓:到不了早晨。因“缊被”不暖,难过寒夜,故说“缊被终不晓”。,缊被:用乱麻做成的被子。

"斯叹信难任":悲叹实在让人难以承受。

# 任:担当,承受。,信:确实,的确。,斯叹:此叹,指“缊被终不晓”之叹。

"何以除斯叹":如何才能排遣心中满腹的愁怀,

# 斯叹:代指胸中满腹的愁怀。

"付之与瑟琴":唯有抚琴弹瑟,一抒衷肠。

# 瑟琴:两种乐器,同时演奏,其音谐和,每以此比喻事物之和于心。

"长笛响中夕":在半夜吹奏起长笛,

# 中夕:半夜。,长笛:长笛,乐器名,汉武帝时丘仲因羌之制截竹为之,名羌笛。本为四孔,后加一孔,以备五音,谓之长笛。

"闻此消胸襟":听到此乐音让自己心情渐渐的平复。

# 胸襟:胸,指胸中;襟,指衣襟。襟当胸,故说胸而并及襟。胸襟,引申为指某种心情,志趣或抱负。,消: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北芒客舍诗》是西晋刘伶所作的五言古诗。该诗创作于刘伶在洛阳对策被罢、心情抑郁,旅经北芒山借宿客舍之时。全诗开篇以“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勾勒出浓云遮月、夜幕低垂的阴暗之景,奠定黯淡基调;继而通过“寒鸡”“蚊蚋”“枯叶”等一系列萧瑟意象,描绘出荒寂凄凉的寒秋景象;后半部分则围绕作者自身行为与心境展开,从借酒浇愁、歌舞畅怀,到借琴瑟排遣悲叹,再到闻长笛而“消胸襟”,实则难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将作者远行客居的困顿心境、思乡之情,以及理想与现实矛盾引发的压抑忧愁,细腻而深沉地展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魏晋间诗人,“竹林七贤”之一

刘伶(?~?),魏晋间诗人。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朝廷下诏征其入宫策问。其大谈老庄,强调无为而治,非但没有得到重用,反而连参军之职也被罢免了,从此不再出仕。刘伶与阮籍、嵇康友善,为“竹林七贤”之一。其嗜酒,曾作《酒德颂》,行文轻灵,语言洗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精神面貌,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另有《北芒客舍诗》一首和《咒辞》一篇,收入逯钦立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北芒客舍诗》是刘伶所作。刘伶在洛阳对策后,因无用被罢,心情抑郁,旅经北芒山,借宿客舍时,触景生情写下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羁旅题材的诗。全诗描绘了黯淡的景色,抒发了哀痛的情感,字里行间处处弥漫着因理想与现实矛盾而产生的悲愁情绪。

2. 写作手法

触景生情:诗一开头描写“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浓云盖月的寒夜景象,为全诗奠定黯淡基调。接着通过描写广漠空寂、荒鸡长鸣、残叶飘零等凄凉之景,引发作者独宿孤舍的愁思。作者于寒夜客舍中,因所见之景触发内心的困顿心境与思乡之情,将情感融入对寒秋萧索景物的描写之中,使情与景相互交融。

3. 分段赏析

《北芒客舍诗》开篇“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泱漭”描绘出夜色的浩瀚苍茫,“黮黤”生动展现出黑夜的阴暗浓稠,通过对浓云遮月、夜幕低垂景象的描写,以细腻的炼字为全诗奠定了黯淡压抑的基调,渲染出寒夜的阴森氛围。“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中,“寒鸡”这一意象增添了凄凉之感,“思天曙”赋予寒鸡以人的情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表现出寒鸡渴望天亮的急切,“振翅吹长音”则以声音描写,进一步凸显寒夜的寂静与凄清。“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蚊蚋”“枯叶”“萧林”等意象组合,描绘出一幅萧瑟荒寂的画面,借景抒情,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写作者借酒浇愁,“发悴颜”表明借酒也难以消除面容的憔悴,“畅真心”看似歌舞畅怀,实则是故作旷达,体现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心情的悲痛欲绝。“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缊被”点明客居条件的简陋,“终不晓”生动表现出作者在寒夜中盼天亮的漫长与煎熬,“斯叹信难任”直接抒发内心沉重的悲叹难以承受。“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以设问的方式,表明作者想要借琴瑟排解愁怀。“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长笛响”打破寒夜的寂静,“消胸襟”看似悲愤平息,实则只是表面平静,内心的愤慨之情并未真正消失,与前文的情感起伏相呼应,深刻展现出作者情感的复杂与矛盾,整首诗通过对景物、行为的描写,将作者远行客居中的困顿心境、思乡之情以及理想与现实矛盾产生的压抑忧愁展现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北芒客舍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通过“泱漭”“黮黤”等精准炼字,生动勾勒出寒夜萧索之景,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娴熟,将作者因理想与现实矛盾而产生的压抑忧愁之情,融入对寒鸡、枯叶、萧林等景物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诗歌情感真挚深沉,从开篇的孤寂之景,到借酒浇愁、以琴瑟排遣悲叹,情感层层递进,展现出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北芒客舍》)于平淡晓畅之中透出一股散淡意韵。

不详韦凤娟《诗歌卷(二)——魏、晋、南北朝》

# 诗文明晰而务实,全无玄虚飘逸之气,与作者生活后期陶兀昏放、崇尚无为的行为截然不同,当为其早期的作品。

现代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

# 这首《北芒客舍》,可以说是这一痛苦灵魂的独自。

不详程郁缀《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 刘伶传世之作不多,却很精彩。此诗(《北芒客舍》)写出诗人的真情实感,情景交融,情与景合,还可看出诗人的特殊形象。自是一首好诗。

不详何加焉《古诗鉴赏辞典(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应璩《百一诗 十九》

下一篇:魏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