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彼蟋蟀唱":感悟那《诗经·唐风·蟋蟀》的吟唱,
# 蟋蟀:《诗经·唐风·蟋蟀》。,悟:了解,领会。
"信此劳者歌":深知《诗·小雅·伐木》是劳动者的歌。
# 劳者歌:《诗·小雅·伐木》。劳者:辛勤劳动者。,信:确信,深知。
"有来岂不疾":可是岁月往来倏忽美景良游常因不得其时而错过,
# 有来:指时光。
"良游常蹉跎":这一回终于没有错过了。
# 蹉跎:指虚度光阴,任由时光流逝却毫无作为,可以用于形容人做事毫无斗志,浪费时间。
"逍遥越城肆":我们在大街上逍遥而过直奔西池,
# 城肆:城中集市。,逍遥:优游自得。
"愿言屡经过":还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常有啊。
# 经过:经由,经行。,屡:多次。,愿言:思念。言,同“焉”。
"回阡被陵阙":在纡回的西池路上有高陵城阙,
# 阙:城阙。,陵:山陵。,被:及。,回阡:迂回的小道。阡,小道。
"高台眺飞霞":在望高台之上则可远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和风吹拂,轻摇着苑囿中繁茂的草木,
# 繁囿:繁茂的苑囿。囿,养禽兽的林苑。,惠风:春风。
"白云屯曾阿":白云聚集在层叠的山阿。
# 阿:山岭。,曾:同“层”,重。,屯:聚。
"景昃鸣禽集":太阳西斜,鸣禽聚集,
# 景昃:太阳偏西。景:影。昃:日影西斜。
"水木湛清华":水和木显得格外清新华美。
"褰裳顺兰沚":提起衣襟沿着长着兰草的小洲漫步,
# 兰沚:生着兰草的水中小洲。,褰裳:提起衣襟。
"徙倚引芳柯":徘徊留恋,牵引着芳香的枝条。
# 芳柯:花木的枝条。,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美人愆岁月":美人虚度岁月,
# 愆:错过;耽误。
"迟暮独如何":而今垂垂老矣面对暮年暮景该当如何呢?
# 迟暮:比喻衰老、晚年。
"无为牵所思":不要汲汲于功名利禄撄于世网自受其害啊,
"南荣戒其多":南荣趎已告诫不要有太多俗念。
# 南荣:南荣:人名,传说是庚桑楚的学生。南荣诫其多,典出《庄子·庚桑楚》。
东晋著名诗人,山水诗先驱。
谢混(?—412),字叔源,又字益寿,东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娶晋孝武帝女,历任中书令,中领军、尚书左仆射、扬州刺史。晋末依附刘毅,被刘裕所杀。擅长五言诗,诗作清新婉媚,被认为是南朝山水诗的先声,今存诗三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诗,也是一首出游山水诗。介绍了诗人游览西池的经历,描绘了西池惠风荡囿、白云屯阿、景昃禽集、水木清华等美景,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营造了清新幽丽的氛围,表达了对岁月蹉跎的感慨及向往自然无为、不为世务牵累的情怀。
2. 写作手法
用典:“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巧用《诗经・唐风・蟋蟀》和《小雅・伐木》的典故,前者讲人生要及时行乐又自警,后者讲交友道理;“无为牵所思,南荣戒其多”巧用《庄子・庚桑楚》中南荣趎受教于老子的典故,表达守道抱一、摒弃俗念之意。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西池的惠风、繁囿、白云、鸣禽、水木等景色,抒发对山水的喜爱及人生感悟。情景交融:将对美景的描写与岁月蹉跎、向往自然无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3. 分段赏析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借《诗经・唐风・蟋蟀》和《小雅・伐木》的典故言志,前者含及时行乐与自警之意,后者以鸟求友类比人需结伴,撮取两诗大意,抒发结交良友、畅游山水的情志,起笔突兀,出手不凡。“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感慨时光飞逝,美好的游览常因不得其时错过,“疾”写时光流逝之快,“蹉跎”道过往遗憾,又含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追之意,表达对此次游览的满足。“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直扣出游主题,“逍遥”写结伴穿过街市的从容自在,“愿言屡经过”表露对常游此地、永得良游的殷切期望,显露出游西池的欢欣心情。“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写西池路上所见,迂回的小路环绕着陵阙,登上高台可远眺飞霞丽景,高低视角转换,展现沿途风光,为下文写景铺垫。“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描绘西池景色,和风吹拂繁茂园囿,白云聚集层叠山阿,“荡”“屯”二字生动,从触觉和视觉角度,营造出清新幽丽的氛围。“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写夕阳西斜时的景象,飞鸟归巢鸣叫,水含清光、树现秀色,动静相间、视听并用,刻画傍晚西池的迷人,清丽骚雅,充满良游乐趣。“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上句写提衣沿长草小洲涉水的情趣,下句写手攀芳枝徘徊留恋的情景,视听之外加入嗅觉,以细节描写展现对美景的流连忘返。“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取用屈原象征手法,以“美人迟暮”喻时光流逝、青春难驻,抒发对岁月蹉跎的感慨,面对暮年发出深沉叩问。“无为牵所思,南荣戒其多”:以《庄子》典故自诫,借南荣趎受教于老子的故事,表达守道抱一、摒弃俗念、不为功名所累,投入自然怀抱的愿望,收束全诗哲思。
4. 作品点评
谢混笔下的山水已非孙绰等人以玄理空谈生硬附会的载体,而是真正将有限生命消融于永恒自然,从中生发出生命快慰与哲思悟性的审美对象。全诗语言清新明丽,对山水景物的摹绘细腻工致,在玄言诗风笼罩的东晋诗坛,堪称率先挣脱玄理桎梏、真正实现山水审美独立的领异标新之作。
# 起句十字亦佳。《毛诗》:“蟋在堂,岁聿云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此所谓悟也。《韩诗·伐木》“劳者歌其事”,此所谓信也。“有来”谓将来之年也,《选》注引陆云《岁暮赋》云:“年有来而弃予”,此西池之游所以惟恐其失之也。“高台眺飞霞,水木湛清华”,两句俱佳。“美人愆岁月”,所思也。庚桑楚谓南荣越:“无使汝思虑营营”,引此以言且复行乐,不必牵于思而过甚也。意是而语颇拙耳。
宋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
# 此叔源感诗人之咏歌,叹岁月之易逝,故于芳春出游西池,而登高眺玩,临流徙倚,其情赏自得如此。因念友人,牵于世务,不得及时相与为乐,恐其迟暮,无如之何,且举庚桑子所以诫南荣者为劝,则其意之所在,岂特望其同游而已哉。
元刘履《风雅翼》
# 一起饶有作意,结亦多余韵。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 薛西原论诗……言……“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也。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
# 此因游而怀友之诗也。前四以感触《蟋蟀》《伐木》二诗,引出人生不知及时行乐之误,己友双含,在己边则为反振得势,在友边则为伏脉有根。中十接写己游,次第铺叙,落到徙倚引柯,已逗起怀人之意。后四点清怀友,惜其不得同游,独伤迟暮,随掣笔以“牵思戒多”,就己边收住,伸缩尽致。
清张玉榖《古诗赏析》
上一篇:魏晋·陶渊明《赠羊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