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戛瑶琼得至音":诗文像撞击美玉般发出纯正的声音,
"数篇清越应南金":几篇清越的佳作可与南方的金石媲美。
"都由苦思无休日":都是因为整日不停地苦心思索,
"已证前贤不到心":才达到了前代贤人未曾触及的思想境界。
"风入寒松声自古":风穿寒松的声音自古如此苍劲,
"水归沧海意皆深":水流归向沧海的意境都很深远。
"欲知字字惊神鬼":要想知道诗中字字为何能惊动鬼神,
"一气秋时试夜吟":请在秋夜凭一口气试着吟诵一番。
唐代诗人
刘威(?~?),唐代诗人。武宗会昌时人。一生漂泊南北,远至塞上,终生不得志。其诗皆为近体,内容以羁旅失意、感怀叹逝为主,感伤情调颇浓。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其诗“弱调多悲”。《游东湖黄处士园林》《七夕》等均为佳作。今传《刘威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酬赠诗。赞颂了友人欧阳所作新诗的文采与感染力,体现了唐代文人酬唱赠答的创作传统,表达了对友人诗才的钦佩,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切磋技艺的交往场景。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欲知字字惊神鬼,一气秋时试夜吟”两句通过虚实结合的表述方式,在酬答诗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3. 分段赏析
“冲戛瑶琼得至音,数篇清越应南金”:首联开篇以“冲戛瑶琼”为喻,写诗作如美玉相击般发出纯正精妙的声响,又以“南金”赞其清新的格调犹如珍宝。两句直抒胸臆,赞颂诗作的音质之美与价值之高,奠定对作品的推崇基调。“都由苦思无休日,已證前贤不到心”:颔联揭示了该作品的写作由来,是因为诗人日复一日不停歇地苦思冥想,才达到前代贤人未曾触及的思想深度。“苦思无休”强调创作的艰辛,“前贤不到心”则凸显作品超越前人的独特境界,既赞才华,更颂钻研精神。“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颈联以自然景象喻诗之境界:风穿寒松的声音自古便带着古朴之味,水流归向沧海的意象则蕴含旷远之意。两句既写诗作风格如古松般苍劲、如沧海般深邃,又暗合“苦思”后沉淀出的厚重底蕴,以景喻诗,妙趣横生。“欲知字字惊神鬼,一气秋时试夜吟”:尾联收束处极言诗作感染力:若想体会为何诗中字字能惊动鬼神,只需在秋夜一气呵成地吟诵。“惊神鬼”夸张写其艺术力量,“秋时夜吟”则以具体场景勾连读者体验,让赞美更显真切,余韵悠长。
上一篇:唐·刘得仁《长门怨》
下一篇:唐·许棠《边城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