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í
驿
píng
fēng

朝代:唐作者:宜芬公主浏览量:1
chū
jià
xiāng
guó
yóu
lái
bié
nán
shèng
ēn
chóu
yuǎn
dào
xíng
xiāng
kàn
shā
sài
róng
yán
jìn
biān
fěn
dài
cán
qiè
xīn
suǒ
duàn
wàng
cháng
ān

译文

我出嫁离开自己的家乡与国家,自古以来,这样的离别最为艰难。虽承蒙圣上的恩宠,可这遥远的路途仍让我满心忧愁,一路上,我哭着与送行之人相看泪眼。塞外的风沙会使我的容颜憔悴殆尽,在这偏远的边境,我的妆容也将渐渐残败。我的情思究竟该如何斩断呢?只盼着将来的某一天,能遥望长安。

逐句剖析

"出嫁辞乡国":我出嫁离开自己的家乡与国家,

# 乡国:故国乡土。

"由来此别难":自古以来,这样的离别最为艰难。

# 由来:从来。

"圣恩愁远道":虽承蒙圣上的恩宠,可这遥远的路途仍让我满心忧愁,

# 圣恩:皇上的恩惠。指明皇遣中使护送事。

"行路泣相看":一路上,我哭着与送行之人相看泪眼。

"沙塞容颜尽":塞外的风沙会使我的容颜憔悴殆尽,

# 容颜尽:面容全变了。指旅途艰辛,耗容损尽。,沙塞:指塞外沙漠。

"边隅粉黛残":在这偏远的边境,我的妆容也将渐渐残败。

# 残:将尽。,粉黛:妇女化妆用品。,边隅:边界地带。

"妾心何所断":我的情思究竟该如何斩断呢?

# 何所断:有什么断绝不了的?

"他日望长安":只盼着将来的某一天,能遥望长安。

# 长安:唐都城,在今陕西西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虚池驿题屏风》由盛唐时期的宜芬公主创作的五言律诗。全诗围绕远嫁这一主题,抒发去国之愁与思乡之情。开篇“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直抒胸臆,点明远嫁离乡的痛苦;“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描绘出诗人在漫长路途上的哀愁与哭泣;“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通过边塞恶劣环境对容颜的损害,烘托心境;“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则直白表达对长安、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以直白的语言,层层递进地展现情感,虽称不上工巧,但因饱含辞家别国的苦楚,生动展现出远嫁公主内心的哀愁与无助。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词人

宜芬公主也有作宜芳公主,此处按全唐诗说法。约生活于唐玄宗天宝(742--755)前后。本豆卢氏女,有才色。天宝四载,奚霫(在今河北承德境内)无主,安禄山请立其质子,而以公主配之。上遣中使护送,至虚池驿,悲愁作诗于驿站屏风,现存诗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天宝四年,边疆局势风云变幻,唐王朝为缓和与奚族关系,决定以和亲为策。作者临危受命,踏上北行之路。大漠孤烟、朔风凛冽,迥异于中原的塞外景象不断冲击着作者。离乡的愁绪、使命的重压交织于心,为倾诉这一路的见闻与哀愁,作者执笔成诗,记录下这段特殊的心路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边塞诗。诗中以哀婉笔触倾诉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无助,既抒发了对家乡故土的深切怀念,又表达了对未来暗淡生活的悲伤,传递出被迫和亲的无奈与对前途未卜的悲戚,字里行间尽显古代女性在命运洪流中的孤寂与哀愁。

2. 分段赏析

首联“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诗人开篇便点明自己远嫁异国他乡的命运,“辞乡国”三字,简洁有力地概括了离别的行为,而“由来此别难”则直抒胸臆,道出远嫁离乡这一离别之苦的普遍性与深沉性,奠定了全诗哀伤的基调。此句中,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即将远离的不舍之情溢于言表。颔联“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进一步描绘出远嫁途中的情景。“圣恩”表明远嫁乃皇命所托,然而这浩荡圣恩却难掩诗人对漫长遥远路途的忧愁。“行路泣相看”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漫长旅途中,因悲伤而一路哭泣的场景,也许是送亲队伍中的人们与诗人相互泪眼相看,这一画面将诗人内心的痛苦具象化,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她内心的煎熬与无助。颈联“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从环境描写的角度,侧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沙塞”“边隅”点明了边塞的恶劣环境,在塞外的风沙侵袭下,诗人原本姣好的容颜渐渐失去光彩,美丽的粉黛妆容也变得残败不堪。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环境对人外貌的影响,更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美好青春与生活的消逝,进一步强化了她内心的愁苦。尾联“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妾心何所断”以问句形式,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迷茫,而“他日望长安”则给出了答案,原来她的心始终系在长安,系在故乡。即便身处遥远的塞外,她也始终盼望着有一天能回望长安,这份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历经千山万水,依然坚定不移,成为支撑她在苦难中前行的力量,同时也让读者深深感受到她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诗通首明净,三四两句怨而不怒,含蓄得体,起结俱楚楚,固能诗者也。

清学者陆旭《历朝名嫒诗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贺《贝宫夫人》

下一篇:唐·岑参《题井陉双谿李道士所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