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èi
gōng
rén

朝代:唐作者:李贺浏览量:1
dīng
dīng
hǎi
nòng
jīn
huán
què
chāi
qiáo
jiē
shuāng
chì
guān
liù
gōng
shēng
xián
gāo
xuán
yín
bǎng
zhào
qīng
shān
cháng
méi
níng
绿
qiān
nián
qīng
liáng
kān
lǎo
jìng
zhōng
luán
qiū
shāo
jué
hán
kōng
guāng
tiē
tuǒ
shuǐ
tiān

译文

被风吹拂的海女(贝宫夫人)及侍女,响起了叮铃的佩环,贝宫夫人头上雀钗高耸,雀翅紧闭关。她有六个寝宫,整日不语多安闲,庙门前银匾高悬,辉耀着四周的群山。夫人长眉凝翠绿,神寿长久几千年,她清心寡欲,铜镜中常飞着青凤鸾。秋天的风光多明净,水色天色难分辨,看夫人玉衣多单薄,令人稍觉肌肤寒。

逐句剖析

"丁丁海女弄金环":被风吹拂的海女(贝宫夫人)及侍女,响起了叮铃的佩环,

# 弄金环:风儿吹拂之下,海女塑像上的金环丁丁作晌。环:一作钱。,海女:海神之女。,丁丁:环佩相击声。

"雀钗翘揭双翅关":贝宫夫人头上雀钗高耸,雀翅紧闭关。

# 双翅关:雀之双翅合起未开。,翘揭:高起之貌。,雀钗:雀形的钗头。

"六宫不语一生闲":她有六个寝宫,整日不语多安闲,

# 不语一生闲:海女泥塑,不能言语,故曰“一生闲”。,六宫:原指古代天子居住之地,有正寝一,燕寝五。神既称夫人,则亦仿天子之制立六宫仪制。

"高悬银榜照青山":庙门前银匾高悬,辉耀着四周的群山。

# 照青山:夫人像与山对立相映照。,银榜:宫前门上银白色牌额。

"长眉凝绿几千年":夫人长眉凝翠绿,神寿长久几千年,

# 几千年:谓之神寿长久。,绿:代黑。,凝:凝固不变。

"清凉堪老镜中鸾":她清心寡欲,铜镜中常飞着青凤鸾。

# 镜中鸾:谓夫人没有匹偶,只如孤鸾,自睹镜中形影。,清凉:凄清荒凉。

"秋肌稍觉玉衣寒":秋天的风光多明净,水色天色难分辨,

# 玉衣:以白玉为衣饰,言其衣服华好。

"空光帖妥水如天":看夫人玉衣多单薄,令人稍觉肌肤寒。

# 帖妥:妥帖稳称。,空光:深秋季节空明澄彻的天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贝宫夫人》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借助想象的笔法,大胆描绘出贝宫夫人的冷艳中透着令人胆寒的苍凉,宛如一位历经世事的神妇冷眼旁观一切变迁,以此抒发心中的悲苦。在诗人看来,贝宫夫人即便成了神仙得以长生不老,可和人间生活比起来,没有了爱情便如一潭死水,再清再纯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生活,即便有千年也不值得艳羡。全诗对神话人物的形象刻画鲜明,色彩的对比更凸显了作者悲苦的主题;词句奇崛,又妥帖绵密。全诗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约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当时他正处于南游途中,因参谒了贝宫夫人庙,见到庙中景象,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神女庙宇景象​​的​​七言律诗​​,借​​贝宫夫人庙中的静态神像与寂寥环境​​,写出了​​长生不老却情感空洞的神仙困境​​,暗喻诗人对人间情愫的眷恋与失意悲苦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衬托:以动衬静,“丁丁海女弄金环”以佩环碰撞的清脆声响,反衬出贝宫夫人所处的环境之静谧。这种“以声衬静”的手法,突显了神庙空间的肃穆空灵。

3. 分段赏析

首联“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刻画贝宫夫人的环佩与头饰,映衬出神女不同寻常的美貌。颔联“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膀照青山”,描绘贝宫夫人神像的静默,神庙里高悬的镜子映着远处隐约的青山,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神秘氛围。颈联“长眉凝绿化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凝绿”的长眉中,再次出现李贺偏爱的色彩,诗人将千年时光凝结为贝宫夫人神像上的一弯绿眉,这是时光凝聚而成的色彩。“清凉堪老镜中鸾”,前人注解为“今神清净为心,无有情欲,镜中鸾影尚存,安有老期”。“鸾”象征爱人,而“堪老”二字,显露出李贺笔下的贝宫夫人对这种人间情感的拒斥。与李商隐笔下的嫦娥不同,李贺的贝宫夫人毫无情欲,抽离了人的情感,由此在读者与贝宫夫人之间制造出疏离感。尾联“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贴妥水如天”,在这水天一色的神殿背景下,诗人最后写道“秋肌稍觉玉衣寒”,通过想象模拟贝宫夫人的体感,“稍觉”让这种疏离感不那么绝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诗中)诗人李贺竭尽心力,表达如贝宫夫人一样的神灵与各种正常生活经验的疏离。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东方语言学教授薛爱华《女神:唐代文学中的龙婆雨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下一篇:唐·宜芬公主《虚池驿题屏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