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魏晋作者:顾恺之浏览量:2
译文
久远地追念并羡慕他往昔的存在,抚摸着坟墓,为他如今的亡故感到哀伤。
逐句剖析
"远念羡昔存":久远地追念并羡慕他往昔的存在,
"抚坟哀今亡":抚摸着坟墓,为他如今的亡故感到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拜宣武墓诗(其二)》是东晋顾恺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通过这短短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远念”体现出诗人对过去与逝者相处时光的追忆,“羡昔存”则直白地表达出羡慕逝者曾经活着的状态。“哀今亡”更是直接抒发了面对逝者已逝的悲痛与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虽简短却蕴含着强烈的哀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晋时期杰出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远念羡昔存”,这句诗中“远念”表明诗人思绪飘远,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羡昔存”直抒胸臆,羡慕逝者曾经存活于世,这种情感真挚而强烈,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怀念。此句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引发读者对生命流逝的思考。“抚坟哀今亡”,诗人亲手触摸着坟墓,仿佛在与逝者进行最后的交流。“哀今亡”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直接表达出对逝者离世的悲痛之情。此句通过“抚坟”这一具体行为,加深了诗人哀伤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