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愁勤其谁告兮":身处忧愁无人可诉,
# 愁勤:愁苦。勤,痛苦。
"独永思而忧悲":独自深思满怀悲戚。
"内自省而不惭兮":内心自我反省而毫无愧疚,
"操愈坚而不衰":志向愈加坚定不摧。
"隐三年而无决兮":隐居三年未能决断,
# 无决:没有决断。这里指没有听到君王召回的命令。王逸《楚辞章句》,“古者人臣三谏不从,待放三年,君命还则复,无则遂行也。”
"岁忽忽其若颓":岁月匆匆如水流逝。
# 颓:水向下流。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可怜此身难遂心愿,
# 卒意:尽意。实现自己的愿望。
"冀一见而复归":只希望能见上一面,然后回去。
"哀人事之不幸兮":哀叹世事如此不幸,
"属天命而委之咸池":将命运交付天神咸池。
# 咸池:天神之名。
"身被疾而不间兮":身患疾病不得安宁,
# 间:痊愈,病好了。一作闲。
"心沸热其若汤":内心焦灼如滚烫沸汤。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冰与炭火不可同存,
"吾固知乎命之不长":我深知命数不会久长。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哀叹孤独赴死无欢乐,
"惜余年之未央":痛惜年华尚未到尽头。
# 未央:未过中央,没有过半之意。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悲叹无法重返旧居,
# 反:同“返”。
"恨离予之故乡":痛恨远离故土家园。
"鸟兽惊而失群兮":鸟兽惊惶离散失群,
"犹高飞而哀鸣":仍振翅高飞哀声啼鸣。
"狐死必首丘兮":狐狸死时头向山丘,
# 首丘:头对着山丘方向。
"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谁能不回归真实本性?
"故人疏而日忘兮":旧友疏远日渐遗忘,
"新人近而俞好":新人亲近愈发受宠。
# 俞:同“愈”。
"莫能行于杳冥兮":无人愿行幽暗之路,
# 杳冥:原意是昏暗,这里指在暗中行善。
"孰能施于无报":谁肯施恩不求回报?
"苦众人之皆然兮":痛心众人皆如此,
"乘回风而远游":乘旋风远走他乡。
"凌恒山其若陋兮":跨越恒山如履平地,
# 陋:小。,恒山:五岳中的北岳,在山西省北部。,凌:攀登。
"聊愉娱以忘忧":暂且欢愉忘却忧愁。
"悲虚言之无实兮":悲叹空言毫无实据,
"苦众口之铄金":苦于流言如熔金毁骨。
"过故乡而一顾兮":路过故乡回头一望,
"泣歔欷而沾衿":涕泪横流沾湿衣襟。
# 衿:衣襟。,歔欷:悲泣,抽喧,叹息。
"厌白玉以为面兮":厌恶以白玉饰面,
# 厌:附着,施加。用白玉做成我的外表。也就是说我的外表行为像白玉一样洁白纯洁。
"怀琬琰以为心":宁怀美玉般赤诚之心。
# 琬琰:美玉名。
"邪气入而感内兮":邪气侵入内心,
"施玉色而外淫":玉色外显却渐失纯真。
# 外淫:外面表现出光润来。淫,浸渍,润。
"何青云之流澜兮":青云翻涌如浪涛,
# 流澜:遍布,散布,这里形容乌云很浓厚。
"微霜降之蒙蒙":细霜飘落朦胧一片。
"徐风至而徘徊兮":徐风轻柔徘徊不去,
"疾风过之汤汤":疾风呼啸席卷而过。
# 汤汤:水大的样子,这里形容风大。
"闻南藩乐而欲往兮":听闻南方藩国安乐,
# 南藩:南部的藩国。
"至会稽而且止":想去却止步于会稽山。
"见韩众而宿之兮":遇见仙人韩众借宿,
# 韩众:齐人,为齐王采药自服成仙。
"问天道之所在":请教天道究竟在何方?
# 天道:长生之道。
"借浮云以送予兮":借浮云送我远行,
"载雌霓而为旌":以雌霓为旗随风飘扬。
"驾青龙以驰骛兮":驾驭青龙肆意驰骋,
"班衍衍之冥冥":穿行于幽暗无边之境。
# 冥冥:深远的样子。,班衍衍:飞快的样子。
"忽容容其安之兮":忽觉安稳无所依,
# 容容:纷乱动荡,飞扬飘动。
"超慌忽其焉如":茫然不知去向何方。
# 慌忽:同“忧惚”,不明白,迷茫。,超:遥远。
"苦众人之难信兮":痛心世人多不可信,
"愿离群而远举":愿离群远走高飞。
"登峦山而远望兮":登上高山极目远眺,
"好桂树之冬荣":喜见桂树寒冬中繁茂。
"观天火之炎炀兮":仰望天火熊熊燃烧,
# 炀:火炽热。,天火:由雷电或物体自燃引起的大火。
"听大壑之波声":俯听深渊波涛轰鸣。
# 大壑:这里指大海。
"引八维以自道兮":引八方之气护佑自身,
# 道:通“导”。,八维:指四方和四隅,东,南,西北称为“四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称为“四离”,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和四各有一根大绳,系在天上,用以固定大地。,引:拿着。
"含沆瀣以长生":饮夜露吞食求长生。
# 沆瀣:夜间的水汽,露水。
"居不乐以时思兮":居所不乐时发思念,
"食草木之秋实":采食草木秋季果实。
"饮菌若之朝露兮":饮用菌芝清晨甘露,
# 若:香草名,杜若。,菌:香草名,熏草。
"构桂木而为室":以桂木建造居所。
"杂橘柚以为囿兮":橘柚杂植成园圃,
"列新夷与椒桢":排列辛夷花椒等香木。
# 新夷与椒桢:香草名。新夷,辛夷。椒,花椒。桢,女贞子。,列:成行有顺序地栽培。
"鹍鹤孤而夜号兮":鹍鹤孤寂夜中哀鸣,
# 鹍:鸟名,即鹍鸡,形状像鹤,长颈红嘴,羽毛黄白色。
"哀居者之诚贞":哀叹坚守者的赤诚忠贞。
# 居者:隐居之人,这里指屈原。
西汉辞赋家
东方朔(前154?~前93?),西汉辞赋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人。武帝即位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曾以辞赋谏武帝戒奢侈,又陈述发展农业和军事强国的计策,但终不被用。东方朔言辞敏捷,滑稽多智,善于以诙谐的语言和方式,陈说国政大事,甚得汉武帝赏识。其散文赋《答客难》,以主客问答形式,抒写才智之士怀才不遇的苦闷,揭露统治者轻视人才,语言疏朗,议论酣畅,刘勰称其“托古慰志,疏而有辨”。代表作品有《封泰山》《非有先生论》。明人张溥编有《东方太中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言志骚体诗。此诗以东方朔的口吻,倾诉了他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悲哀与孤独。诗人自述居处愁闷却无处倾诉,只能独自深思忧悲,虽内心自省无惭且操守愈发坚定。诗人借游历仙界表达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长生境界的向往,最终仍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处境的悲叹,体现出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2. 分段赏析
首层“居愁勤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二句,开篇即以直抒胸臆之笔,展现屈原茕茕孑立、忧思郁结的内心独白,为全篇奠定了沉郁悲怆的情感基调。其“独”字尤为警策,既点明处境之孤绝,又暗含志节之高洁。次层从“内自省而不惭兮”至“孰能施于无报”,层层递进:首言内省无愧的坦荡,继述去国怀乡的痛楚,终发报国无门的悲叹。这种回环往复的笔法,将忠而被谤的愤懑、信而见疑的郁结,展现得如泣如诉,令人读之恻然。第三层由“苦众人之皆然兮”至“列新夷与椒桢”,笔锋突转,极写天界逍遥。“登峦山而远望”的旷达,“浮江海以驰骛”的放逸,愈是浓墨重彩地描绘理想境界,愈反衬出现实困境之深重难解。末层“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二句,以孤鹤夜啼的凄清意象收束全篇。此意象既承《离骚》“鸷鸟之不群”的孤傲传统,又以“诚贞”二字点明主旨——非独屈子之悲,实乃千古贞士共同的精神写照。
下一篇:汉·王褒《玄圃浚池临泛奉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