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
qīng
gōng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吴融浏览量:1
jiāo
fēi
xuě
àn
yún
duān
wéi
gōng
zhōng
luò
xuán
gān
绿
shù
yán
xiāng
yǎn
yìng
rén
zhī
dào
wài
biān
hán
cháng
shēng
diàn
殿
qīng
cāng
jīn
tíng
xiāng
nài
shì
chuān
dōng
qín
líng
sōng
bǎi
mǎn
cán
yáng

译文

华清宫四周,大雪纷飞,漫天雪花遮蔽了高远的云端,唯独在华清宫里,雪花落下后很快就干了。青翠的树木与碧色屋檐相互掩映,没有人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寒冷。那神秘的长生殿高耸入云,倚靠着苍茫的青山,仿佛要与传说中的金庭仙乡相媲美,以求长生不死。无奈那河水东流甚急,残阳照耀着秦始皇陵园中的松柏。

逐句剖析

"四郊飞雪暗云端":华清宫四周,大雪纷飞,漫天雪花遮蔽了高远的云端,

# 暗云端:云层黑暗。,四郊:指华清宫四周。

"惟此宫中落旋干":唯独在华清宫里,雪花落下后很快就干了。

# 旋:不久,立刻。

"绿树碧檐相掩映":青翠的树木与碧色屋檐相互掩映,

# 碧檐:指用琉璃瓦建筑的房檐。

"无人知道外边寒":没有人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寒冷。

"长生秘殿倚青苍":那神秘的长生殿高耸入云,倚靠着苍茫的青山,

# 青苍:青天,一解作“骊山”。,长生秘殿:即长生殿,华清宫中的一个殿。唐玄宗与杨玉环在此居住。

"拟敌金庭不死乡":仿佛要与传说中的金庭仙乡相媲美,以求长生不死。

# 不死乡:指可长生不死之地。,金庭:传说会稽桐柏山有金庭,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无奈逝川东去急":无奈那河水东流甚急,

# 逝川:流去的河水。

"秦陵松柏满残阳":残阳照耀着秦始皇陵园中的松柏。

# 秦陵:即秦始皇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华清宫二首》是唐代吴融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主题围绕对唐玄宗与杨贵妃奢靡生活的批判以及对王朝兴衰的感慨。第一首描绘华清宫内外冷暖迥异的景象,揭示宫廷的奢华与不顾民生;前两句写雪景对比,后两句写宫内景象与宫外寒冷的反差;第二首借长生殿等典故,讽刺玄宗求长生的荒诞前两句写玄宗求长生的幻想,后两句以时光流逝和秦陵景象暗示其幻想破灭。运用对比,如宫内外气候对比;用典,如“金庭”“逝川”“秦陵”等典故。这组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而尖锐,结构错落,语言精炼,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吴融(?~903),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龙纪元年登进士第,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吴融诗文兼擅,工行楷,与韩偓、方干、贯休等人交往唱和。其诗多为纪游题咏、送别酬和之作,受温庭筠、李商隐影响,在艳丽中时含凄清之气。代表作品有《彭门用兵后经访路》《华清宫》《红白牡丹》等。著有《唐英歌诗》3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华清宫二首》由唐代吴融所作。当时作者任职朝中,大唐王朝风雨飘摇,政局动荡。他游览华清宫时,想到唐玄宗晚年荒淫无度导致安史之乱,使王朝走向衰败,心中愤懑,创作了六首《华清宫》。这六首《华清宫》,分为两组,此组共两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咏史怀古诗。描绘了华清宫内的奢华温暖与宫外的寒冷凄苦,借景与典故讽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靡,表达了对统治者不顾民生的批判以及对王朝兴衰的思考。这是一组写咏史题材的七言绝句,借华清宫的景象与相关典故,写出了晚唐诗人对历史兴衰和统治者荒淫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用典:第二首“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中,“金庭”是传说里神仙居住的圣地。诗人借“金庭”典故,将唐玄宗修筑长生殿求长生的行为,与神仙居所类比——帝王妄图以人间宫殿“敌”神仙不死之乡,讽刺其沉迷长生、荒废朝政的愚昧。以神话之虚,衬现实之妄,强化对统治者追求虚妄、无视民生的批判。对比:第一首中“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将华清宫外大雪纷飞、阴云密布的寒冷景象与宫内雪花落下即干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宫廷的奢华与不顾民间疾苦。夸张:“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四郊飞雪暗云端”描绘出华清宫四周大雪纷飞,乌云密布,雪势之大仿佛要遮蔽云端,这种夸张的描写突出了宫外环境的恶劣,大雪铺天盖地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唯此宫中落旋干”更是夸张地强调了华清宫内与宫外截然不同的景象,雪花在宫中外边纷飞,而一进入宫中就很快干了,现实中雪花落地即干的情况是极少见的。以小见大:诗中选取华清宫内“绿树碧檐相掩映”这一细节,通过华清宫中绿树与碧色屋檐相互映衬的美好景象,展现出宫廷的奢华。这看似平常的建筑景观,实则是统治者奢靡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从这一细微之处可以想见整个宫廷生活的极度奢华。再如,诗人以“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来写长生殿,这一宫殿本是唐玄宗与杨玉环居住的地方,诗人通过对长生殿想要匹敌金庭这一追求长生不老之地的描述,以长生殿这一建筑代表整个宫廷的腐朽追求,揭示出唐玄宗和杨玉环妄图长生、沉醉于奢靡享乐的生活状态。设问:“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长生秘殿倚青苍”是陈述宫殿建筑与青山相依的状态,“拟敌金庭不死乡”是承接前句,说明建殿意图。把“长生殿”与“金庭”的荒诞对照点明,让唐玄宗求长生的荒谬更突出,引导读者聚焦典故背后的讽刺意味。

3. 分段赏析

其一: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着重描绘华清宫外的大雪纷飞之景。“飞”字赋予雪花灵动姿态,将离宫禁城四郊朔风劲吹、雪花漫舞的画面生动呈现;“暗”字从色彩维度凸显大雪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由视觉感受引发触觉联想,让人从诗句中深切体会到宫外透骨的寒意,营造出凛冽氛围。次句“惟此宫中落旋干”,视角从宫外转至宫内。“惟”字限定了雪花飘落的特殊区域,突出华清宫的独特;“旋”字从时间层面精准描绘出雪花落于宫苑便迅速消融的情景,委婉地展现出宫中的温暖,与首句的寒冷形成鲜明对照。第三句“绿树碧帘相掩映”,细腻而形象地勾勒出宫中春意盎然之态。华清宫因地下温泉涌动,宫殿富丽堂皇,禁墙高耸能御风寒,使得宫中温暖如春,树木四季常绿。“绿树”彰显出宫中自然景象与宫外的差异,“碧帘”则折射出宫中主人生活的奢侈浮华。结句“无人知道外边寒”,刻画了华清宫主人沉迷声色、漠视国事与民生疾苦的昏庸形象。诗人借此含蓄批评:唐玄宗连季节更替、冬天来临都毫无察觉,又怎能体会百姓的艰难?一国之君对民生冷暖浑然不知,又如何能洞察国事、心系百姓?正是这般昏庸,在有意无意间助长了安禄山的野心。其二:诗开篇便言及长生殿深邃且直耸青云,恰似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写“骊宫高处入青云”,也如同权德舆《朝元阁》里的“缭垣复道上层霄”。此句暗中抛出疑问:玄宗缘何要将长生殿修筑成这般模样?紧接着第二句给出答案,原来他是妄图与“金庭不死乡”相抗衡。也就是说,玄宗期望在华清宫便能如居于神仙居所金庭一般,得以长生不死。这里“金庭”乃神仙栖息之所,“不死乡”为免死之地,二者连用,鲜明凸显出玄宗追求长生的愚昧与狂妄,字里行间暗藏讥讽。“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无奈”一词,承上启下,实现转折。它所传达的转折之意,往往与上句相悖。第四句提及“秦陵”,秦始皇曾竭力追求长生,却终究葬于陵墓之中。如今,其陵墓旁的松柏在残阳余晖的笼罩下,尽显沧桑。这无疑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人人皆能明了。求长生的秦始皇与大兴土木建造长生殿的玄宗,本质并无二致,而时光的匆匆流逝,早已证明了这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本晏子对齐景语来,而更加隽婉之致。

清黄周星《唐诗快》

# 知华清宫之暖,不知外边之寒,士怨、民怨、军怨皆不暇问矣,如之何不亡!此诗意在言外,非诗人不知其巧。

宋谢枋得《注解选唐诗》

# 尝爱谢叠山《蚕妇吟》:“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柳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合而观之,深宫之暖,不知外边之寒;玉人之乐,不知蚕妇之苦,词不迫切而意独至,深得风人之体。

明敖英《唐诗绝句类选》

# 吴子《华清宫》三诗俱讥明皇恣欲宴游,俾全盛世业召祸一朝而莫悟。如此篇言独乐而不恤其民,以致怨恨之意见于言外也。······此篇非但意好,亦法度森严,第三句与第二句相应、树、檐掩映,所以“落便干”也。第四句与第一句相应,四郊飞雪,所以“外边寒”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方干《月》

下一篇:唐·崔道融《旅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