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郊飞雪暗云端":华清宫四周,大雪纷飞,漫天雪花遮蔽了高远的云端,
# 暗云端:云层黑暗。,四郊:指华清宫四周。
"惟此宫中落旋干":唯独在华清宫里,雪花落下后很快就干了。
# 旋:不久,立刻。
"绿树碧檐相掩映":青翠的树木与碧色屋檐相互掩映,
# 碧檐:指用琉璃瓦建筑的房檐。
"无人知道外边寒":没有人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寒冷。
"长生秘殿倚青苍":那神秘的长生殿高耸入云,倚靠着苍茫的青山,
# 青苍:青天,一解作“骊山”。,长生秘殿:即长生殿,华清宫中的一个殿。唐玄宗与杨玉环在此居住。
"拟敌金庭不死乡":仿佛要与传说中的金庭仙乡相媲美,以求长生不死。
# 不死乡:指可长生不死之地。,金庭:传说会稽桐柏山有金庭,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无奈逝川东去急":无奈那河水东流甚急,
# 逝川:流去的河水。
"秦陵松柏满残阳":残阳照耀着秦始皇陵园中的松柏。
# 秦陵:即秦始皇陵。
晚唐诗人
吴融(?~903),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龙纪元年登进士第,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吴融诗文兼擅,工行楷,与韩偓、方干、贯休等人交往唱和。其诗多为纪游题咏、送别酬和之作,受温庭筠、李商隐影响,在艳丽中时含凄清之气。代表作品有《彭门用兵后经访路》《华清宫》《红白牡丹》等。著有《唐英歌诗》3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咏史怀古诗。描绘了华清宫内的奢华温暖与宫外的寒冷凄苦,借景与典故讽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靡,表达了对统治者不顾民生的批判以及对王朝兴衰的思考。这是一组写咏史题材的七言绝句,借华清宫的景象与相关典故,写出了晚唐诗人对历史兴衰和统治者荒淫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用典:第二首“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中,“金庭”是传说里神仙居住的圣地。诗人借“金庭”典故,将唐玄宗修筑长生殿求长生的行为,与神仙居所类比——帝王妄图以人间宫殿“敌”神仙不死之乡,讽刺其沉迷长生、荒废朝政的愚昧。以神话之虚,衬现实之妄,强化对统治者追求虚妄、无视民生的批判。对比:第一首中“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将华清宫外大雪纷飞、阴云密布的寒冷景象与宫内雪花落下即干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宫廷的奢华与不顾民间疾苦。夸张:“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四郊飞雪暗云端”描绘出华清宫四周大雪纷飞,乌云密布,雪势之大仿佛要遮蔽云端,这种夸张的描写突出了宫外环境的恶劣,大雪铺天盖地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唯此宫中落旋干”更是夸张地强调了华清宫内与宫外截然不同的景象,雪花在宫中外边纷飞,而一进入宫中就很快干了,现实中雪花落地即干的情况是极少见的。以小见大:诗中选取华清宫内“绿树碧檐相掩映”这一细节,通过华清宫中绿树与碧色屋檐相互映衬的美好景象,展现出宫廷的奢华。这看似平常的建筑景观,实则是统治者奢靡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从这一细微之处可以想见整个宫廷生活的极度奢华。再如,诗人以“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来写长生殿,这一宫殿本是唐玄宗与杨玉环居住的地方,诗人通过对长生殿想要匹敌金庭这一追求长生不老之地的描述,以长生殿这一建筑代表整个宫廷的腐朽追求,揭示出唐玄宗和杨玉环妄图长生、沉醉于奢靡享乐的生活状态。设问:“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长生秘殿倚青苍”是陈述宫殿建筑与青山相依的状态,“拟敌金庭不死乡”是承接前句,说明建殿意图。把“长生殿”与“金庭”的荒诞对照点明,让唐玄宗求长生的荒谬更突出,引导读者聚焦典故背后的讽刺意味。
3. 分段赏析
其一: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着重描绘华清宫外的大雪纷飞之景。“飞”字赋予雪花灵动姿态,将离宫禁城四郊朔风劲吹、雪花漫舞的画面生动呈现;“暗”字从色彩维度凸显大雪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由视觉感受引发触觉联想,让人从诗句中深切体会到宫外透骨的寒意,营造出凛冽氛围。次句“惟此宫中落旋干”,视角从宫外转至宫内。“惟”字限定了雪花飘落的特殊区域,突出华清宫的独特;“旋”字从时间层面精准描绘出雪花落于宫苑便迅速消融的情景,委婉地展现出宫中的温暖,与首句的寒冷形成鲜明对照。第三句“绿树碧帘相掩映”,细腻而形象地勾勒出宫中春意盎然之态。华清宫因地下温泉涌动,宫殿富丽堂皇,禁墙高耸能御风寒,使得宫中温暖如春,树木四季常绿。“绿树”彰显出宫中自然景象与宫外的差异,“碧帘”则折射出宫中主人生活的奢侈浮华。结句“无人知道外边寒”,刻画了华清宫主人沉迷声色、漠视国事与民生疾苦的昏庸形象。诗人借此含蓄批评:唐玄宗连季节更替、冬天来临都毫无察觉,又怎能体会百姓的艰难?一国之君对民生冷暖浑然不知,又如何能洞察国事、心系百姓?正是这般昏庸,在有意无意间助长了安禄山的野心。其二:诗开篇便言及长生殿深邃且直耸青云,恰似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写“骊宫高处入青云”,也如同权德舆《朝元阁》里的“缭垣复道上层霄”。此句暗中抛出疑问:玄宗缘何要将长生殿修筑成这般模样?紧接着第二句给出答案,原来他是妄图与“金庭不死乡”相抗衡。也就是说,玄宗期望在华清宫便能如居于神仙居所金庭一般,得以长生不死。这里“金庭”乃神仙栖息之所,“不死乡”为免死之地,二者连用,鲜明凸显出玄宗追求长生的愚昧与狂妄,字里行间暗藏讥讽。“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无奈”一词,承上启下,实现转折。它所传达的转折之意,往往与上句相悖。第四句提及“秦陵”,秦始皇曾竭力追求长生,却终究葬于陵墓之中。如今,其陵墓旁的松柏在残阳余晖的笼罩下,尽显沧桑。这无疑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人人皆能明了。求长生的秦始皇与大兴土木建造长生殿的玄宗,本质并无二致,而时光的匆匆流逝,早已证明了这一切。
# 本晏子对齐景语来,而更加隽婉之致。
清黄周星《唐诗快》
# 知华清宫之暖,不知外边之寒,士怨、民怨、军怨皆不暇问矣,如之何不亡!此诗意在言外,非诗人不知其巧。
宋谢枋得《注解选唐诗》
# 尝爱谢叠山《蚕妇吟》:“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柳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合而观之,深宫之暖,不知外边之寒;玉人之乐,不知蚕妇之苦,词不迫切而意独至,深得风人之体。
明敖英《唐诗绝句类选》
# 吴子《华清宫》三诗俱讥明皇恣欲宴游,俾全盛世业召祸一朝而莫悟。如此篇言独乐而不恤其民,以致怨恨之意见于言外也。······此篇非但意好,亦法度森严,第三句与第二句相应、树、檐掩映,所以“落便干”也。第四句与第一句相应,四郊飞雪,所以“外边寒”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