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心闲物自闲":处理政事时内心闲适,周围的事物自然也显得闲适,
"朝看飞鸟暮飞还":早晨看飞鸟飞出,傍晚看飞鸟归来。
"寄书河上神明宰":寄信给河上贤明的地方官(指韩鹏),
"羡尔城头姑射山":羡慕你所在城头能看到的姑射山。
盛唐诗人
李颀(?~753?),唐代诗人,家居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交游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都有诗作往还。其所作边塞诗,风格豪壮奔放、慷慨深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寄赠友人之作,刻画人物形貌神情颇为生动。笃信道教,相关作品亦多。代表作品有《送魏万之京》。有《李颀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寄赠诗。诗中描绘了友人韩鹏为政心闲、从容自得的状态,通过朝暮观鸟的细节,体现其心境的澄明。后两句借姑射山的典故,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2. 分段赏析
“为政心闲物自闲”:此句开篇将政事与心境联系,说如果处理政事时内心闲适,周围的事物也会显得闲适。看似简单的议论,却蕴含着心态决定看待事物方式的道理,为后文描写闲适景象做了铺垫。“朝看飞鸟暮飞还”:描绘出诗人早晨看飞鸟飞出,傍晚看飞鸟归来的日常场景。“朝”与“暮点明时间流转,“飞还”则带着一种安稳的感觉,既展现了自然的规律,也暗含着诗人对这种安稳闲适生活的欣赏。“寄书河上神明宰”:这句点明了诗的寄赠对象和动作,“河上神明宰”指友人韩鹏,“寄书”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让前面的写景有了情感的落脚点,也自然引出下文对友人所处环境的羡慕。“羡尔城头姑射山”:诗人说羡慕友人身边城头的姑射山,借姑射山这一意象,将对友人的羡慕具体化为对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向往,也间接抒发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情感表达含蓄而真切。
# 亦旷亦痴。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寄令诗得不俗,即妙。
不详《唐诗训解》
# 潭云:至理。钟云:“心闲物自闲”,此幽人妙境,写入为政中,梦想不到,然实是确论(“为政心闲”句下)。钟云:只得如此轻接,一实便痴(“朝看飞鸟”句下谭云:“羡尔”二字说得不浅不深。钟云:落句亦旷亦痴(末句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李梦阳曰:慰勉俱至。蒋一梅曰:闲雅又脱。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季贞曰:赠作令者此为第一,以其神韵高耳。
不详《唐风怀》
# “心闲物自闲”,即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意。语本涉道理,看他接句却不说向道理去,自是唐人手法。后二句亦只承“闲”字说下,益觉缥缈松动。
清黄生《唐诗摘钞》
# 对法灵活,后人无此气格。谓印板唐诗不足学,甘作纤巧之词,殊不可解。明明赞他“神明宰”,却说“羡尔姑射山”,用意参差入妙。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
# 羡姑射山,正是赞韩鹏为政心闲处,具如许气力,却恬然不觉,诗之有养者。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
上一篇:唐·司马扎《筑台》
下一篇:唐·齐浣《相和歌辞·长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