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宫中花柳春":洛阳的皇宫中花柳争艳春意盎然,
"洛阳道上无行人":可洛阳的大道上却渺无行人。
"皮裘毡帐不相识":有的只是人们不认识的穿皮裘住毡帐的胡兵,
# 皮裘毡帐:指代胡人。
"万户千门闭春色":百姓们千家万户门窗紧闭不见春色。
# 万户千门:指众多人家。
"春色深":春深了,
"春色深":春深了,
# 春色深:一本无此三字。
"君王一去何时寻":玄宗皇帝离开洛阳不再回来。
"春雨洒":春雨在飘洒,
# 春雨洒:一作“春色深”。
"春雨洒":春雨在飘洒,
"周南一望堪泪下":眺望洛阳使人泪下。
"蓬莱殿中寝胡人":皇宫中躺着入侵的胡兵,
# 蓬莱殿:唐宫殿名,原名大明宫。
"鳷鹊楼前放胡马":鹊楼前放牧着胡兵的马匹。
# 鳷鹊楼:当时长安和洛阳都有以此为名的楼观。
"闻君欲行西入秦":听说您准备西去秦地,
# 西入秦:一作“入西秦行”。
"君行不用过天津":您千万不要过天津桥。
"天津桥上多胡尘":天津桥上有着大量的胡兵,
# 天津:指洛阳天津桥。
"洛阳道上愁杀人":这条路上,满目疮痍令人断肠。
冯著(生卒年不详),字不详,河间(今河北省沧州市境内)人,中唐诗人,约生于735—740年之间。韦应物为其友。
1. 分段赏析
“洛阳宫中花柳春,洛阳道上无行人。皮裘毡帐不相识,万户千门闭春色。”开篇描绘洛阳城极具反差的画面,宫中花柳依旧绽放春意,然而曾经繁华的街道却不见行人踪迹。“皮裘毡帐”暗示胡人占据,原本熟悉的场景被陌生的异族元素取代,家家户户紧闭门户,将盎然春色隔绝在外。这几句通过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诡异而压抑的氛围,直观展现出洛阳城遭受战乱后的衰败荒芜。“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春雨洒,春雨洒,周南一望堪泪下。”诗人以重复的手法,连续咏叹“春色深”“春雨洒”,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强化了情感的表达。春日愈深,却不见君王归来收复失地,绵绵春雨仿佛也在为这山河破碎而落泪。“周南一望”化用典故,诗人极目远眺,心中满是悲怆,将对君王的期盼、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化作了无尽的哀伤与泪水。“蓬莱殿中寝胡人,鳷鹊楼前放胡马。”此联直击核心,以具体场景揭露胡人对洛阳宫殿的践踏与破坏。曾经象征皇家威严的蓬莱殿,如今成了胡人安寝之地;雄伟壮观的鳷鹊楼前,肆意放养着胡人的战马。宫殿被占、国宝蒙尘,这些画面强烈地冲击着读者的感官,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对侵略者的愤怒与对国家沦陷的痛心疾首。“闻君欲行西入秦,君行不用过天津。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最后,诗人听闻友人将西行入秦,连忙劝阻其不要经过天津桥。因为天津桥上胡尘弥漫,洛阳的道路上更是充满愁苦与危险。诗人以直白的语言,表达出对友人的关切,同时再次强调洛阳城被胡人占领后的凄惨状况,“愁杀人”三字,将诗人心中的悲愁与无奈推向高潮,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与伤痛。
上一篇:唐·岑参《送杨瑗尉南海》
下一篇: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