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不敢过天山":西部的少数民族不敢越过天山进犯,
# 西戎: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总称。
"定远功成白马闲":定远侯班超功成名就后,边疆一片安宁,战马也得以闲置。
# 定远:指定远候班超。
"半夜帐中停烛坐":深夜,班超在营帐中熄灭蜡烛独坐,
"唯思生入玉门关":心中只想着能够活着回到玉门关,回到故乡。
唐代诗人
胡曾(?~?),唐代诗人。号秋田,邵阳(今属湖南)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后入蜀,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其诗托古讽今,意存劝戒,通俗明快,以咏史诗见长。他依据儒家正统思想评述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所作《咏史诗》3卷,收150首,皆七绝,常被后来讲史小说所引用。
1. 分段赏析
开篇“西戎不敢过天山”,短短七个字,便营造出边疆安宁、外敌不敢进犯的宏大场景。“西戎”泛指西部少数民族,“天山”作为边疆的重要地理标志,此句点明班超镇守边关期间,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威望,成功抵御外敌入侵,维护了边疆的稳定与安宁,从侧面烘托出班超的英雄形象和赫赫战功。“定远功成白马闲”,“定远”是班超的封爵“定远侯”,诗人以此代称班超,直接点明其功成名就。“功成”二字,高度概括了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收复失地、经营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联系的伟大功绩。“白马闲”则以“白马”这一意象,描绘出边疆战马闲置、不再驰骋沙场的和平景象,与首句的安宁相呼应,进一步强调班超戍边带来的和平成果,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边疆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诗的后两句“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笔锋一转,从班超的功绩转向对其内心世界的刻画。在寂静的深夜,班超独自坐在营帐中,熄灭蜡烛,陷入沉思。“半夜”“帐中”营造出孤寂的氛围,“停烛坐”的动作细节,展现出他的孤独与沉思。“唯思生入玉门关”,化用班超“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典故,直接表达出他渴望活着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尽管班超在边疆立下不朽功勋,但在夜深人静时,内心深处依然充满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让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也引发了读者对戍边将士艰辛与无奈的深切同情。
上一篇:唐·李中《秋雨二首》
下一篇:唐·李白《题雍丘崔明府丹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