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míng
jié
guō
shì
ǒu
shì
kǒng
xiào
shū
wáng
xiù
cai
yóu
kāi
huà
bìng
tóng
yóu
shí
yùn
jiān
chéng
shí
láng
chéng
gōng

朝代:唐作者:崔元翰浏览量:1
shān
céng
chéng
zhōng
shēng
lín
xiù
chéng
xián
biān
shì
tàn
lián
chūn
hòu
xià
chóng
jiē
huí
láng
yáo
duì
liù
shí
jiān
huā
biàn
luò
cǎo
shàng
yún
shí
zuān
huǒ
jiàn
qiáo
rén
yǐn
quán
féng
shòu
dào
qíng
qīn
shí
wàng
dēng
cháo
yòu
zhí
xiàn
jiū
jiān
xié
kān
shū
zhèng
é
miù
mào
cái
dāng
shí
xuǎn
gōng
shēng
rén
xiù
zèng
piān
zhāng
huān
chóng
péng
jiù
chuí
lián
shuāi
fǒu
chóu
jīn
zòu

译文

山色映入层层叠叠的城池,钟声回荡在重叠的山峦之间。趁着闲暇停下边疆的事务,探寻奇异景致,怜惜这春日的时节。曲折的楼阁位于重重台阶之下,回旋的长廊远远对着滴水的屋檐。石头缝隙间花朵纷纷落下,草地上云彩不时地遮盖。钻木取火的场景见到樵夫,饮水的地方遇见野生的兽类。对修道的情怀亲近佛门的朋友,时常仰望那些身居高位的朝廷官员。执行法律纠正奸恶邪恶之事,编纂书籍订正错误的文字。才华横溢的人是当时被选拔出来的,年轻的公子生来就超凡脱俗。互相赠答延续着诗文篇章,欢乐地重新聚首旧日的朋友。我独自一人因病垂帘而居,敲击瓦缶以回应那美妙的音乐演奏。

逐句剖析

"山色入层城":山色映入层层叠叠的城池,

"钟声临复岫":钟声回荡在重叠的山峦之间。

"乘闲息边事":趁着闲暇停下边疆的事务,

"探异怜春候":探寻奇异景致,怜惜这春日的时节。

"曲阁下重阶":曲折的楼阁位于重重台阶之下,

"回廊遥对霤":回旋的长廊远远对着滴水的屋檐。

# 霤:屋檐。

"石间花遍落":石头缝隙间花朵纷纷落下,

"草上云时覆":草地上云彩不时地遮盖。

"钻火见樵人":钻木取火的场景见到樵夫,

"饮泉逢野兽":饮水的地方遇见野生的兽类。

"道情亲法侣":对修道的情怀亲近佛门的朋友,

# 法侣:道友。南朝~梁武帝《金刚般若忏文》:“恒沙众生,皆为法侣。”

"时望登朝右":时常仰望那些身居高位的朝廷官员。

# 朝右:位列朝班之右。指朝廷大官。

"执宪纠奸邪":执行法律纠正奸恶邪恶之事,

"刊书正讹谬":编纂书籍订正错误的文字。

"茂才当时选":才华横溢的人是当时被选拔出来的,

# 茂才:即秀才,唐时对未及第进士的称谓。此句指王秀才。

"公子生人秀":年轻的公子生来就超凡脱俗。

"赠答继篇章":互相赠答延续着诗文篇章,

"欢娱重朋旧":欢乐地重新聚首旧日的朋友。

"垂帘独衰疾":我独自一人因病垂帘而居,

"击缶酬金奏":敲击瓦缶以回应那美妙的音乐演奏。

# 金奏:敲击钟镈以奏乐。常用以指庙堂音乐。,缶:盛酒浆的瓦器。亦有用铜制造者。亦指瓦质的打击乐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郎丞公》是唐朝诗人崔元翰的一首五言排律。作品以凝练笔触勾画山水建筑的灵动之美:曲折的楼阁掩映于飞檐回廊之间,飘零花瓣与低垂云霭交织成朦胧画卷。诗中樵夫钻木取火的烟火气息,林间野兽俯首饮泉的灵动身影,皆以白描手法呈现市井生活的生动剪影。尾联自述抱恙垂帘独卧,仍以瓦缶轻叩应和丝竹管弦之韵。全篇通过层峦叠翠的春山与袅袅梵音的寺庙意象,将病中不得同游的微妙怅惘,升华为隔帘听曲的雅趣,最终在病榻瓦缶的清响里,觅得超脱物外的悠然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

崔元翰(729?~795),唐代文学家。名鹏,字元翰,博陵安平(今河北)人。早年被杨炎引荐,德宗建中二年状元及第,先后参加博学宏词科、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考试,成绩均为甲第,名动天下。后历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崔元翰通经史、工诗文。其论文主张载道与复古,师法班固、蔡邕,文思精密,为时所称。《全唐诗》存其诗7首,《全唐文》存其文13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描绘了开化寺及周边山色延绵、钟声悠扬、落花覆草的清幽秀丽春景,展现了友人在寺中探奇、吟诗赠答的欢愉场景,同时通过描写自身因病卧床、垂帘独处的处境,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无法同游的遗憾与孤寂之情。

2. 分段赏析

首联“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山色入层城”描绘出城市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画面,层层叠叠的城市建筑间,山峦的青葱之色渗透其中,给人以开阔又不失清幽之感。而“钟声临复岫”则引入听觉元素,悠扬的钟声在重叠的山峦间回荡,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开化寺周边环境的优美宁静,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宁静氛围的喜爱,为全诗奠定了舒缓的基调。第二联“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此联体现了诗人当下的心境与出游目的。“乘闲”表明诗人暂时从繁忙的事务中抽身,“息边事”意味着放下紧张的工作,享受这片刻的悠闲。“探异”突出了诗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怜春候”则直接抒发了对春日的喜爱。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诗人珍惜这美好的时光,趁着闲暇去探寻春日的奇妙之处,为下文的游历描写做了铺垫。第三联“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开化寺的建筑特色。“曲阁”和“回廊”展现出建筑的曲折蜿蜒,错落有致。“下重阶”和“遥对霤”进一步刻画了建筑的布局与空间关系,给人一种精致、典雅的美感。诗人运用白描手法,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景物形态,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开化寺建筑的独特魅力,同时也烘托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第四联“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继续描绘寺院中的自然景色。“石间花遍落”描绘了花朵纷纷飘落于石头缝隙间的景象,给人一种凄美、静谧之感,暗示着春日美好时光的悄然流逝。“草上云时覆”则写出了云朵不时遮盖草地的动态画面,增添了灵动与变幻之美。诗人通过对这些细微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惆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第五联“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描绘了诗人在游玩过程中遇到的人间烟火与自然生灵。“钻火见樵人”展现了樵夫钻木取火的劳动场景,体现了生活的质朴与真实。“饮泉逢野兽”描绘了野兽在泉边饮水的画面,给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觉。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相结合,丰富了诗歌内容,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第六联“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与志向。“道情亲法侣”表达了诗人对佛道修行之人的亲近之情,反映出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时望登朝右”则表明诗人虽向往宁静生活,但内心深处仍怀揣着对仕途的期待,渴望跻身朝廷高位,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使他的形象更加立体真实。第七联“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理想抱负。“执宪纠奸邪”体现了诗人秉持正义、打击邪恶势力的决心。“刊书正讹谬”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责任感,希望修订书籍、纠正错误,弘扬正确的思想文化。这两句塑造了一个正直、有责任感且有理想抱负的诗人形象,让读者对诗人的品格和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第八联“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对一同出游的友人进行赞美。“茂才”指有才华之人,“当时选”表明他们是当时被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公子生人秀”夸赞了友人的出众风采与才华。通过对友人的赞美,营造出欢快、融洽的氛围,为下文描写他们的欢聚和赠答做铺垫。第九联“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欢乐场景。“赠答继篇章”体现了他们以诗歌相互唱和、交流的情景,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和深厚情谊。“欢娱重朋旧”直接表达了他们在相聚时的欢乐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两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突出了友情的重要性和欢乐氛围。尾联“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与前文的欢聚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因病垂帘独卧,无法参与友人的欢聚,流露出遗憾之情。然而,“击缶酬金奏”表明即便身处困境,他仍试图以敲击瓦缶的方式应和美妙音乐,表达了对友情的执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一结尾深化了全诗主题,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诗人始终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使诗歌更具内涵与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颜真卿《五言夜集联句》

下一篇:唐·金真德《太平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