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护月色":清冷的花丛守护着朦胧月色,
"坠叶占风音":飘落的枯叶应和着风的私语。
"兹夕无尘虑":今夜啊,尘世的烦忧皆已消散,
"高云共片心":唯有高空的浮云与我心意相通。
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颜真卿(709~784?),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登甲科,曾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历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兴元元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颜真卿与柳公权、欧阳询、赵孟𫖯合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其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并融会贯通,形成其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其能诗文,长于碑志。墨迹有正书《自书告身贴》,行书《祭侄文稿》,碑刻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1. 分段赏析
“寒花护月色,坠叶占风音”,描绘了寒花与月色、坠叶与风声交织的秋夜景象。“护”字赋予寒花以守护月色的动态感,“占”字则将坠叶的视觉形象与风声的听觉感受结合,两句对仗工整,“寒花”对“坠叶”,“护月色”对“占风音”,在结构上形成呼应,通过“寒”“坠”等带有冷色调的词语,以及“护”“占”等动词,展现出秋夜的静谧与细微的自然变化,暗合自然时序更替的意涵。“兹夕无尘虑,高云共片心”,由景转向抒情,“无尘虑”直接写出诗人在这一晚摆脱尘世烦忧的心境,“高云共片心”则将高远的云朵与自己的内心相联结,“共”字体现出诗人与自然景物在精神上的呼应,“高云”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高洁,“片心”则以细微之心呼应广阔云天,传达出一种与自然相通的澄明心境。全诗前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意象构建秋夜图景,后两句转向内心感受的抒发,景与情自然衔接,展现出文人雅集时借景抒怀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