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shǐ
shī
·
·
hàn
gōng

朝代:唐作者:胡曾浏览量:2
míng
fēi
yuǎn
jià
西
fēng
zhù
shuāng
chuí
chū
hàn
gōng
shì
jiāng
jūn
fēng
wàn
què
lìng
hóng
fěn
​​wéi​​
róng

译文

昭君远嫁塞外,在凄凉的秋风中悲伤的哭泣,泪流成行,看起来像是白玉筷子挂在脸上。为何被封高官厚禄的大将军不上战场保卫边疆,却让纤弱女子到塞外和亲充当和平的牺牲品呢?

逐句剖析

"明妃远嫁泣西风":昭君远嫁塞外,在凄凉的秋风中悲伤的哭泣,

# 明妃:王昭君 。

"玉箸双垂出汉宫":泪流成行,看起来像是白玉筷子挂在脸上。

# 玉箸:玉制的筷子。

"何事将军封万户":为何被封高官厚禄的大将军不上战场保卫边疆,

"却令红粉为和戎":却让纤弱女子到塞外和亲充当和平的牺牲品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史诗·汉宫》是唐代胡曾的一首七言绝句。开篇首句运用“泣西风”这一饱含情感的意象,细腻且生动地刻画出王昭君告别故土之际内心的哀伤与满心的无奈,将其那种肝肠寸断的离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次句进一步渲染,加深了全诗悲伤忧愁的氛围,让读者仿若能真切感受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哀伤气息。而后两句笔锋一转,采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将武将凭借战功获封赏的荣耀与女子被迫和亲的凄惨命运进行鲜明对比。借此鲜明对比,深刻且有力地表达出诗人对当时那种以牺牲女子幸福为代价来换取和平的行为,内心所满溢的不满与严厉批判。整首诗情感真挚且浓郁,所蕴含的寓意十分深远,字里行间既流露出对个体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又饱含着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胡曾(?~?),唐代诗人。号秋田,邵阳(今属湖南)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后入蜀,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其诗托古讽今,意存劝戒,通俗明快,以咏史诗见长。他依据儒家正统思想评述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所作《咏史诗》3卷,收150首,皆七绝,常被后来讲史小说所引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表达了对昭君出塞的同情与惋惜蕴含着诗人对这种决策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浪费人才、让女子承担本不该由她们承担的国家责任的愚蠢做法。暗讽唐朝当时在边疆政策或对待女性地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咏叹历史人物昭君的遭遇,来影射现实社会中类似的不合理现象。

2. 分段赏析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此句描绘了王昭君远嫁匈奴时的悲痛场景。“明妃”即王昭君,点明人物。“远嫁”直接道出其命运的转折,远离故土。“泣西风”将人物置于西风之中哭泣,以景衬情,西风的萧瑟更增添了悲伤的氛围。“玉箸双垂”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昭君落下的眼泪比作玉制的筷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泪流满面的悲痛模样,“出汉宫”则点明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她从汉宫离开,踏上远嫁之路,此句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基调,表达出对昭君远嫁这一不幸遭遇的同情。“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这两句是诗人发出的质问与感慨。“何事”一词带有强烈的质疑语气,“将军封万户”指像卫青、霍去病等将军因战功卓著被封为万户侯,他们凭借军事上的成就获得极高的荣耀与地位。“却令红粉为和戎”,“红粉”在这里指代王昭君这样的弱女子,“和戎”即与匈奴议和。诗人对这种让弱女子承担国家求和使命,而将军们却能轻易因战功封侯的现象表示不满与愤慨,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朝廷不合理的人才任用制度以及外交策略,反映出诗人对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咸用《别友》

下一篇:唐·罗隐《韩信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