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gāo

朝代:唐作者:喻凫浏览量:2
liǎn
qīng
chén
méng
méng
shī
湿
chūn
guāng
tiān
liǔ
zhòng
yōu
diǎn
jiàn
huā
yún
cǎn
dàn
yóu
jǐng
yīn
chén
luò
chén
huí
fēi
dié
chì
hán
qín
shēn
yuè
cuī
xuě
chuī
jiāng
dié
yuǎn
pín
𬞟
dōng
chéng
西
qíng
hòu
xīn

译文

春雨纷纷扬扬,收敛了大地上的轻尘,细雨濛濛,打湿了野外的春色。细微的光线仿佛给柳树增添了几分重量,幽微的雨点均匀地溅落在花朵上。雨中的景色惨淡,游丝般的细雨若有若无,阴沉的天气正是柳絮飘落的时节。蝴蝶在雨中低飞,翅膀被打湿而难以高飞,寒雨滴落在鸟儿身上。春雨洒落在山上,催促着残余的积雪消融,吹到江面上,使远处的浮萍层层叠叠。东城和西陌,在雨后会有怎样新奇的趣味呢。

逐句剖析

"幂幂敛轻尘":春雨纷纷扬扬,收敛了大地上的轻尘,

# 幂幂:密布貌。

"濛濛湿野春":细雨濛濛,打湿了野外的春色。

"细光添柳重":细微的光线仿佛给柳树增添了几分重量,

"幽点溅花匀":幽微的雨点均匀地溅落在花朵上。

"惨淡游丝景":雨中的景色惨淡,游丝般的细雨若有若无,

# 景:日光。

"阴沉落絮辰":阴沉的天气正是柳絮飘落的时节。

# 辰:日子,时光。

"回低飞蝶翅":蝴蝶在雨中低飞,翅膀被打湿而难以高飞,

"寒滴语禽身":寒雨滴落在鸟儿身上。

"洒岳摧余雪":春雨洒落在山上,催促着残余的积雪消融,

"吹江叠远𬞟":吹到江面上,使远处的浮萍层层叠叠。

"东城与西陌":东城和西陌,

"晴后趣何新":在雨后会有怎样新奇的趣味呢。

# 趣:情趣,旨趣,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雨如膏》是唐代诗人喻凫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润泽万物的景象,从细密的雨丝写到被滋润的草木、动物,再到山川江面,最后落于人间街巷的晴后新景,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春雨“如膏”般滋养万物的特质。诗中动词与叠词的运用灵动贴切,既写实又富诗意,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春雨的温润与春日的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喻凫(?~?),唐代诗人。籍贯毗陵(今江苏常州)。开成进士,授校书郎,官至乌程令(一作尉)。平生交游颇广,尤与方干友善。其为诗苦吟,多作五律,诗歌以酬赠送别、客游抒怀为多。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赞喻凫“五言闲远朗秀,选句功深”。《赠李商隐》《和段学士南亭春日对雨》《浴马》《怀乡》等均有名。今传《喻凫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幂幂敛轻尘,濛濛湿野春。”两句是对春雨整体形态的宏观描写。“幂幂”“濛濛”两个叠词连用,形象写出春雨如薄雾般细密、连绵的特点,仿佛一张轻柔的网笼罩天地。“敛轻尘”点明春雨的作用,将空中飞扬的尘土收敛,让世界变得洁净;湿”字凸显春雨对田野的滋润,一个“春”字更点染出万物在雨中焕发生机的景象。叠词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还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看见春雨朦胧、万物浸润的画面。“细光添柳重,幽点溅花匀。”聚焦春雨中的植物细节。“细光”指雨丝在阳光下闪烁的微光,“添柳重”是说细雨落在柳枝上,让原本柔软的枝条因沾了水珠而显得沉甸甸的,一个“添”字赋予春雨动态感,仿佛雨在主动为柳枝“增重”,写出了雨的绵密。“幽点”指细密的雨点,“溅花匀”则描绘雨点轻盈地溅落在花瓣上,分布均匀而柔和,“溅”字既写出雨珠的灵动,又与“匀”字呼应,展现春雨对花朵的呵护,虽有“溅”意,却无摧残之感,反显温柔。这两句通过“柳”与“花”的变化,细腻展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惨淡游丝景,阴沉落絮辰。”两句转而营造春雨中的朦胧氛围。“惨淡”并非贬义,而是形容春雨笼罩下,空气中似有若无的游丝若隐若现,显得景象朦胧;“阴沉”则描绘柳絮在雨中飘落时,因湿重而缓缓下沉的状态,天色也因雨而显得阴沉。诗人以“游丝”“落絮”这两种轻盈之物在雨中的“惨淡”“阴沉”,侧面烘托春雨的湿润程度,连细微的蛛丝和柳絮都被雨丝浸润,难以飞扬,从而让读者感受到雨意的浓厚与环境的静谧。“回低飞蝶翅,寒滴语禽身。”聚焦动物在春雨中的状态。“回低飞蝶翅”写蝴蝶因翅膀被雨打湿,无法高飞,只能低低地盘旋回飞,“回低”二字生动刻画了蝴蝶在雨中的窘迫与无奈;“寒滴语禽身”则写雨点带着寒意滴落在鸣叫的禽鸟身上,“寒”字既点明雨的温度,也让读者感受到禽鸟因湿冷而缩身的情态,“语”字又以鸟的啼叫反衬雨天的寂静。这两句通过“蝶”与“禽”的动作和感受,从侧面写出春雨的寒意与湿润,让画面更具生活气息。“洒岳摧余雪,吹江叠远𬞟。”两句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自然景象。“洒岳”指春雨洒落在山峦上,“摧余雪”则说春雨的暖意融化了山间残留的积雪,“摧”字有力,展现春雨对寒冬的“摧枯拉朽”之力,暗示春天的到来;“吹江”写春风裹挟着细雨吹拂江面,“叠远𬞟”是说远处的𬞟草在风雨中随波起伏,仿佛层层叠叠。这两句中,“洒”“摧”“吹”“叠”等动词连用,既写出春雨的力量,又描绘出天地间万物在雨中的动态美,让画面从静谧的田野转向壮阔的山水,层次更加丰富。“东城与西陌,晴后趣何新。”两句以雨后的景象作结,形成对比与升华。“东城与西陌”泛指城乡的道路,“晴后趣何新”写春雨过后,天晴之时,无论是城东还是城西的道路,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趣味。“何新”二字用感叹的语气,突出雨后空气清新、万物洁净的景象给人带来的惊喜,仿佛春雨不仅洗净了自然,也涤荡了人心。这两句从前面的雨中景象转向雨后的明快,让全诗在朦胧湿润的基调后,以明朗的情调收尾,暗含对春雨带来新生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井络》

下一篇:唐·李群玉《湖寺清明夜遣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