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ǐng
luò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jǐng
luò
tiān
péng
zhǎng
zhōng
màn
kuā
tiān
shè
jiàn
wéi
fēng
zhèn
dōng
yàn
jiāng
shí
biān
tuò
西
xuán
xuě
lǐng
sōng
kān
tàn
jūn
chéng
néng
xiān
zhǔ
shì
zhēn
lóng
jiāng
lái
wèi
bào
jiān
xióng
bèi
xiàng
jīn
niú
fǎng
访
jiù
zōng

译文

磅礴的岷山,高峻的天彭,只不过是在指掌之中,人们还夸耀那天设之险剑门,真是奇峰如剑。当年诸葛亮在东川聚石布成的八阵图遗迹还在烟波浩渺的江畔,边境军中的更柝声,还回荡在雪岭的松林中。真可叹啊!蜀国的故君望帝也终不免变成杜鹃鸟,难道蜀先主刘备就能成为统一天下的真命天子了。拿这来告诉那些奸雄们,你们不要到金牛道上去重寻旧路吧。

逐句剖析

"井络天彭一掌中":磅礴的岷山,高峻的天彭,只不过是在指掌之中,

# 天彭:山名。在今四川灌县。,井络:井,井宿。络,包络。古代将天空的星宿分为十二星次,配属于各国,称为“分野”。井络即指井宿的分野。井络可泛指全蜀,亦可特指岷山。

"漫夸天设剑为峰":人们还夸耀那天设之险剑门,真是奇峰如剑。

# 剑为峰:指剑州剑门天险,有大小剑山,峰峦如剑。

"阵图东聚燕江石":当年诸葛亮在东川聚石布成的八阵图遗迹还在烟波浩渺的江畔,

# 燕江石:宋本作“燕江口”。燕:一作夔。,阵图:在蜀汉时,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鱼复,今四川奉节县。

"边柝西悬雪岭松":边境军中的更柝声,还回荡在雪岭的松林中。

# 雪岭:即雪山。,柝:刁斗;梆子。军中报警用。

"堪叹故君成杜宇":真可叹啊!蜀国的故君望帝也终不免变成杜鹃鸟,

# 杜宇:周代的蜀国的君主,号曰望帝,后失国身死,魂化杜鹃。,叹:一作笑。

"可能先主是真龙":难道蜀先主刘备就能成为统一天下的真命天子了。

# 真龙:封建时代以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先主:蜀汉王朝的建立者刘备。,可能:岂能。

"将来为报奸雄辈":拿这来告诉那些奸雄们,

# 奸雄:指奸恶者的头目。以权谋术数欺世盗名的野心家。诗中指当时的藩镇割据势力。,将来:拿来,用来。

"莫向金牛访旧踪":你们不要到金牛道上去重寻旧路吧。

# 金牛:指石牛道。自现在陕西勉县(原名沔县)经定军山过宁强入黄坝驿、朝天驿,到剑门关一段路,是自秦入蜀的重要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井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属怀古咏史诗。诗开篇言蜀地险要似在一掌之间,否定其凭借险要割据的可能。接着列举阵图、边柝等历史遗迹,又提及杜宇、刘备等历史人物。诗人运用典故,借古喻今。首联点明蜀地形势,颔联、颈联从历史场景与人物深入,尾联直抒胸臆,警告奸雄莫妄图割据。全诗沉郁蕴藉,选材精当,立意深刻,体现李商隐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由李商隐所作。大中五年(851)秋,李商隐前往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任职,途经剑阁一带。此地险要的山川形势,引发了他对古今兴亡的感慨。当时社会存在封建割据势力,威胁国家统一。李商隐为表明自己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立场,创作了这首诗,借对蜀地历史的咏叹,警示那些妄图割据的势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井络天彭一掌中,漫夸天设剑为峰”,诗人点明蜀地虽有险要山川,如井络、天彭阙、剑山等,但在统一的大势下,这些险要不过如在一掌之间,否定了凭借地势割据的可能。颔联“阵图东聚燕江石,边柝西悬雪岭松”,描绘出诸葛亮在夔江布下阵图、蜀地西边雪岭松间传来边柝声的历史画面,展现蜀地的军事遗迹,暗示历史上的纷争。颈联“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用杜宇化鹃和刘备称帝的典故,感慨历史人物的兴衰。尾联“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直接表明态度,警告那些妄图割据的奸雄,不要效仿金牛道的旧事,不要妄图凭借蜀地险要搞分裂。全诗选材精当,从不同角度围绕反对割据、维护统一的主题展开,层次分明,寓意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寄蜀客》

下一篇:唐·喻凫《春雨如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