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秋叶神媛":秋天的夜晚仰望神女,
# 神媛:仙女。,叶:世,时期。
"七夕望仙妃":七夕佳节盼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身影映照如同河阳的歌妓,
"色丽平津闱":姿色艳丽可比平津的闺阁女子。
"鹊桥波里出":鹊桥从波涛中出现,
"龙车霄外飞":龙车在云霄外飞驰。
"露泫低珠佩":露水沾湿,珠佩低垂,
"云移荐锦衣":云彩移动,好似进献锦衣。
# 荐:进献,祭献。
"更深黄月落":夜深了黄色的月亮落下,
"夜久靥星稀":夜久了闪烁的星星稀少。
# 靥:星光渐微渐隐的样子。
"空接灵台下":空在灵台下迎接,
"方恧辨支机":才惭愧难以辨别支机石。
# 恧:惭愧。
唐代诗人
任希古,字敬臣,棣州人(一作知古、奉古)。五岁丧母,刻志从学。年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后举孝廉,虞世南器之。永徽初,与郭正一、崔融等同为薛元超所荐。终太子舍人,诗六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七夕节题材的诗。描绘了七夕时想象中凡间美人和天界仙子的形象,以及深夜月落星稀的景象,通过丰富想象和细腻描写,营造出神秘浪漫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七夕情境的独特感受与艺术表达。
2. 分段赏析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点明七夕时节,诗人遥望仙妃,为全诗奠定了浪漫的神话基调。“二秋”“七夕”点明时间,简洁明了。“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通过描绘仙妃的身影与美色,侧面烘托出仙妃的美丽动人,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使仙妃形象更具韵味。“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生动展现了七夕神话中鹊桥浮现、龙车飞驰的奇幻画面,想象丰富,将神话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描绘深夜月落星稀之景,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氛围,同时借典故表达自己的情感,含蓄蕴藉。
上一篇:唐·李商隐《自贶》
下一篇:唐·温庭筠《舞曲歌辞·屈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