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óng
piān
zhāng

朝代:唐作者:萧颖士浏览量:1
cǎi
cǎi
zhě
fēn
róng
yīng
huáng
è
zhào
zhuó
dān
chí
kǎi
jūn
pèi
yōu
wáng
guó
shì
wéi
jūn
shì
ěr
sūn
bǎi
cuì
zhī
cǎi
cǎi
zhě
zhī
chéng
jiù
gēn
xīn
jīng
chuí
yīng
měi
shū
rén
yīng
jiā
zhī
zhēn
yǒu
xián
míng
zhèng
píng
ěr
dòng
chóng
qìng
cǎi
cǎi
zhě
bāng
zhī
yīn
huái
liǔ
ěr
yíng
jìn
láo
zhě
xuān
bēi
shì
chù
kǎi
zhī
yùn
jié
shuí
gāo
rén
xiá
cǎi
cǎi
zhě
bīn
zhī
guǎn
zhī
yòu
ruò
gàn
yǒu
fěi
jūn
shì
yān
wán
liáng
chén
zhǐ
jiǔ
yàn
yǐn
suàn
chuàng
bié
zhōng
rán
yǒng
tàn
suì
fāng
yàn
shuāng
cán
shuí
róng
yǒu
yīng
zhě
wēi
chūn
huá
zhēn
rén
zhī
hùn
xīn
shī
rén
yǒu
yán
hǎo
shì
zhèng
zhí
róng
chóu
zèng
qiě
shēn
zhì
jiǔ
xián
zǎi
sòng
hóu
huì
ér
hào
míng
chán
kuàng
bié
yǒu
huái
怀
xiāng
guī
bèi
jué
zhāng
bào
yān

译文

那缤纷艳丽的菊花,散发着芬芳的气息。紫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萼,在赤色的台阶上闪耀生辉。和乐平易的君子,正适合佩戴这清雅的菊花。您是国家的栋梁,是君主的得力辅佐。愿此美德传给子孙,让百般福禄都汇聚于您的家门。那缤纷艳丽的菊花,生长在城邑之中。旧的根脉萌发新的茎枝,舒展的叶片垂挂着花朵。那位贤良美好的君子,是家中吉祥的征兆。您如奏响琴弦般施行政教,治下自然清平。愿您的事业如高大的栋梁般稳固,必将重获更大的福庆。那缤纷艳丽的菊花,生长在官府庭院。槐树成荫、柳树摇曳,靠近厅堂的柱子与屋檐。那些辛劳之人,却居于喧闹低微之处。可叹他们无人赏识,心中的愁绪又能向谁倾诉。只能仰望那些高洁之士,期待他们如鸟雀见人色变般迅速高飞,带来希望。那缤纷艳丽的菊花,生长在宾客的馆舍。枝条已然低垂,枝干也显得柔弱。那位文采斐然的君子,在此赏玩菊花。美好的时辰、甘醇的美酒,宴饮之乐无穷无尽。然而想到即将离别,终究只能长久叹息。一年将尽之时,霜露严酷紧迫。还有谁能绽放,唯有这菊花英姿独存。它岂止胜在不与春花争艳,更可贵的是拥有坚贞的本色。有人轻侮我,将我混同于柴草荆棘。但正如诗人所言,应当崇尚正直的品格。《菊荣》这首诗,是为酬谢赠别而作,同时也借此抒发心志。我长久客居在大邑(指县城),贤明的县令宋侯对我仁爱友善,他曾作《鸣蝉》一诗赠予我以表惜别之情。诗中蕴含对我的规劝之意,在篇末详尽表达,我便以此诗作为回报。

逐句剖析

"采采者菊":那缤纷艳丽的菊花,

"芬其荣斯":散发着芬芳的气息。

"紫英黄萼":紫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萼,

"照灼丹墀":在赤色的台阶上闪耀生辉。

"恺悌君子":和乐平易的君子,

"佩服攸宜":正适合佩戴这清雅的菊花。

"王国是维":您是国家的栋梁,

"大君是毗":是君主的得力辅佐。

"贻尔子孙":愿此美德传给子孙,

"百禄萃之":让百般福禄都汇聚于您的家门。

"采采者菊":那缤纷艳丽的菊花,

"于邑之城":生长在城邑之中。

"旧根新茎":旧的根脉萌发新的茎枝,

"布叶垂英":舒展的叶片垂挂着花朵。

"彼美淑人":那位贤良美好的君子,

"应家之祯":是家中吉祥的征兆。

"有弦既鸣":您如奏响琴弦般施行政教,

"我政则平":治下自然清平。

"宜尔栋崇":愿您的事业如高大的栋梁般稳固,

"必复其庆":必将重获更大的福庆。

"采采者菊":那缤纷艳丽的菊花,

"于邦之府":生长在官府庭院。

"阴槐翳柳":槐树成荫、柳树摇曳,

"迩楹近宇":靠近厅堂的柱子与屋檐。

"彼劳者子":那些辛劳之人,

"喧卑是处":却居于喧闹低微之处。

"慨其莫知":可叹他们无人赏识,

"蕴结谁语":心中的愁绪又能向谁倾诉。

"企彼高人":只能仰望那些高洁之士,

"色斯遐举":期待他们如鸟雀见人色变般迅速高飞,带来希望。

"采采者菊":那缤纷艳丽的菊花,

"于宾之馆":生长在宾客的馆舍。

"既低其枝":枝条已然低垂,

"又弱其干":枝干也显得柔弱。

"有斐君子":那位文采斐然的君子,

"是焉披玩":在此赏玩菊花。

"良辰旨酒":美好的时辰、甘醇的美酒,

"宴饮无算":宴饮之乐无穷无尽。

"怆其仳别":然而想到即将离别,

"终然永叹":终究只能长久叹息。

"岁方晏矣":一年将尽之时,

"霜露残促":霜露严酷紧迫。

"谁其荣斯":还有谁能绽放,

"有英者菊":唯有这菊花英姿独存。

"岂微春华":它岂止胜在不与春花争艳,

"懿此贞色":更可贵的是拥有坚贞的本色。

"人之侮我":有人轻侮我,

"混于薪棘":将我混同于柴草荆棘。

"诗人有言":但正如诗人所言,

"好是正直":应当崇尚正直的品格。

"菊荣":《菊荣》这首诗,

"酬赠离":是为酬谢赠别而作,

"且申志也":同时也借此抒发心志。

"久寓大邑":我长久客居在大邑(指县城),

"贤宰宋侯惠而好予":贤明的县令宋侯对我仁爱友善,

"赋鸣蝉以贶别":他曾作《鸣蝉》一诗赠予我以表惜别之情。

"有怀相规":诗中蕴含对我的规劝之意,

"备厥卒章":在篇末详尽表达,

"于以报焉":我便以此诗作为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菊荣一篇五章》是唐代萧颖士所作的酬赠诗。也是一首四言诗。全诗共五章,以“采采者菊”起兴,先绘菊花紫英黄萼、照灼丹墀之态,赞颂君子辅佐君王、福泽子孙之德;继而写菊于城邑、邦府、宾馆,或喻政绩清明,或叹贤才埋没,或伤离别之痛;末章以霜菊贞色自比,借“好是正直”之语明志。此诗借物抒怀,将咏菊与颂德、叹世、言志相融合,比兴手法贯穿始终,文辞古朴,寄意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诗前小序所载,萧颖士久居大邑,承蒙贤令宋侯厚遇。及临别之时,乃作《菊荣一篇五章》相赠,复附《鸣蝉》一诗为谢,借咏菊以抒怀抱,托物言志,尽显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菊荣一篇五章》是盛唐萧颖士创作的四言古诗组诗,属酬赠离别题材。全诗以菊花起兴,五章递进式展开:首章以菊喻君子德行政绩,次章赞家族祥瑞,三章抒寒士不遇之愤,四章写宴饮别情,末章申明贞洁自守之志。通过咏菊,诗人既表达了对贤宰宋侯知遇之恩的感激与离别的怅惘,又寄托了自身“好是正直”的政治操守和怀才不遇的孤愤。

2. 写作手法

起兴:以“采采者菊”开篇,如“采采者菊,芬其荣斯”“采采者菊,于邑之城”,以采摘菊花的动作或菊花的生长环境起兴,自然引出后续对人物、场景或情感的描写。“采采者菊,于邦之府”,以菊在官府的生长环境起兴,引出“彼劳者子,喧卑是处”的劳人困境,起兴句与主体内容形成场景过渡,以自然物象的描写引发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象征:“紫英黄萼,照灼丹墀”“岂微春华,懿此贞色”,以菊的色彩(紫英、黄萼)和经霜耐寒的特性象征君子美德。意象结合:以“菊”为核心,搭配“紫英黄萼”“霜露”“阴槐翳柳”等自然景物,如“岁方晏矣,霜露残促”以秋冬霜露的肃杀反衬菊的“贞色”,形成物候与品格的对比。各章“采采者菊”的重复与“芬其荣斯”“布叶垂英”等形态描写呼应,强化“菊”作为核心意象的统一性,同时通过“君子”“淑人”“劳者子”等人物意象的交替出现,构建起从君臣、家族到劳人的社会图景。

3. 分段赏析

第一章:菊映朝堂,颂君子德“采采者菊,芬其荣斯。紫英黄萼,照灼丹墀。”开篇以“采采”叠词状菊花繁盛,“芬其荣斯”强调其芬芳与荣华。“紫英黄萼”绘花瓣与花萼的色彩对比,“照灼丹墀”则以“丹墀”(宫殿前红色台阶)为背景,突出菊花在朝堂之上的明艳夺目,暗喻君子如菊,以美德光耀朝廷。“恺悌君子,佩服攸宜。王国是维,大君是毗。”转而以菊喻人,“恺悌君子”指和乐平易的贤臣,“佩服攸宜”言其德行与身份相称。“维”(维系)与“毗”(辅佐)点明君子对国家的重要性,既巩固王国根基,又辅佐君王理政,凸显儒家“修身治国”的理想。“贻尔子孙,百禄萃之。”以“百禄萃之”收束,祝福君子的美德能泽被子孙,汇聚万千福禄,将个人德行与家族、国家的福祉相连,深化颂德之意。第二章:菊生城邑,赞政通人和“采采者菊,于邑之城。旧根新茎,布叶垂英。”场景从朝堂转至城邑,菊花“旧根新茎”的生长状态,象征生命力的延续与更迭,“布叶垂英”则描绘其枝叶舒展、花朵低垂的生机,暗含地域之广与岁月之恒。“彼美淑人,应家之祯。有弦既鸣,我政则平。”以“淑人”喻理政者,称其为家族与国家的祥瑞(“祯”)。“有弦既鸣”化用“鸣琴而治”的典故(喻为政简易),言其施政平和,与“我政则平”呼应,将菊花的生机与吏治的清明相勾连,展现“政通人和”的图景。“宜尔栋崇,必复其庆。”以“栋崇”喻栋梁之材的崇高地位,“复其庆”谓福泽延续,既赞淑人的治政之功,也寄望其德政长存,结构上与第一段的“贻尔子孙”形成呼应。第三章:菊生卑处,叹贤才不遇“采采者菊,于邦之府。阴槐翳柳,迩楹近宇。”菊花生于“邦之府”(官府附近),却被“阴槐翳柳”(浓荫遮蔽的槐树柳树)环绕,生长环境逼仄(“迩楹近宇”),暗喻贤才身处卑微之地,被庸碌之辈遮蔽。“彼劳者子,喧卑是处。慨其莫知,蕴结谁语。”直接写“劳者子”(辛劳的贤士)困于“喧卑”之境,内心愤懑(“慨其莫知”)却无人理解,“蕴结谁语”道尽怀才不遇的孤独与无奈,与前两段的颂德形成对比,揭示现实中的不公。“企彼高人,色斯遐举。”以“企”(仰望)引出对“高人”的向往,“色斯遐举”典出《论语》,指见机而退、远离尘俗,暗示贤士在困境中唯有效仿隐士,遁世避祸,流露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第四章:菊开宾馆,伤离别之愁“采采者菊,于宾之馆。既低其枝,又弱其干。”菊花在“宾之馆”中“枝低干弱”,姿态衰败,与首段的“照灼丹墀”形成强烈反差,暗示环境对其的摧残,也为离别之情铺垫。“有斐君子,是焉披玩。良辰旨酒,宴饮无算。”“有斐君子”指文雅的宾客,虽在“良辰旨酒”中赏菊宴饮,表面欢愉,却暗藏离绪。“披玩”(赏玩)与“宴饮无算”的热闹,反衬下文的情感转折。“怆其仳别,终然永叹。”以“怆”(悲伤)点明宴饮的本质是离别(“仳别”),“永叹”收束,将赏菊的雅事转为伤别的愁绪,以乐景写哀情,情感张力十足。第五章:菊傲霜雪,咏贞洁之志“岁方晏矣,霜露残促。谁其荣斯,有英者菊。”以“岁晏”(年末)、“霜露”点明时节肃杀,万物凋零,唯有菊花“荣斯”(盛开),以反问强调其逆势独荣的特质,突显生命力的顽强。“岂微春华,懿此贞色。人之侮我,混于薪棘。”对比“春华”(春天的花卉),称菊花的“贞色”(坚贞之色)更为可贵。“人之侮我,混于薪棘”以菊自喻,言其被世人轻侮,与荆棘(“薪棘”)混同,暗指贤士虽品德高洁,却遭世俗埋没。“诗人有言,好是正直。”以《诗经》名句作结,直接点明“好是正直”的主旨,将菊花的“贞色”与君子的“正直”相统一,既回应前文对贤才的感慨,也升华至对坚贞品格的礼赞,收束全诗的象征意涵。

4. 作品点评

此诗全篇采用四言句式,语言古雅简练,借层层递进的咏物笔法,将菊花的自然特质与君子德行巧妙勾连。“紫英黄萼,照灼丹墀”以菊花明艳的色彩与盛放之态,暗喻君子德行昭著、光耀朝堂;“旧根新茎,布叶垂英”则借菊花根茎相续、花叶繁茂之象,寄寓君子品格代代传承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佚名《句》

下一篇:唐·温庭筠《女冠子·含娇含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