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jué
sēng

朝代:唐作者:施肩吾浏览量:1
dòng
qīng
luó
wèi
shēn
miǎn
jiāng
lèi
chán
xīn
ruò
lái
xiāng
fǎng
访
shì
yān
chù
xún

译文

你不怕碧洞青萝深处的路途艰难,绝食修行以免饥渴扰乱了禅心。倘若我这个山野之人前来拜访,到时候你室内不生烟火叫我去哪里找寻。

逐句剖析

"碧洞青萝不畏深":你不怕碧洞青萝深处的路途艰难,

# 青萝:青萝又名松萝,生于岩石中的一种植物。唐李白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免将饥渴累禅心":绝食修行以免饥渴扰乱了禅心。

"若期野客来相访":倘若我这个山野之人前来拜访,

"一室无烟何处寻":到时候你室内不生烟火叫我去哪里找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绝粒僧》是唐代诗人施肩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位不惧青萝碧洞深远,坚持绝粒修行的僧人形象,表达了对其修行境界的赞叹,也寄托着诗人自身对隐居离尘生活的向往。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僧人形象,借景抒情,以清幽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超凡脱俗。首联写僧人不畏路途幽深去修行;颔联点明绝粒是为免饥渴扰禅心;颈联设想自己来访的情景;尾联以“一室无烟何处寻”营造出空灵、神秘的氛围。这首诗语言简洁质朴,意境清幽深远,将诗人对僧人的敬意与自身的隐逸情怀巧妙融合,通过对僧人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道士

施肩吾(?~?),唐代诗人、道士。字希圣,号东斋、栖真子,世称华阳真人,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元和进士,后隐于洪州西山(今江西南昌西,一名南昌山)修道。其诗风奇丽,题材广泛,描绘海岛风情生动,想象丰富,擅绝句。代表作品有《夏雨后题青荷兰若》《经桃花夫人庙》。著有《西山群仙会真记》《太白经》《黄帝阴符经解》《钟吕传道集》等,另有诗《西山集》10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僧人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位居住在青萝掩隐的碧洞之中,坚持绝粒修行的僧人形象。通过“碧洞青萝不畏深”点明其清幽的居住环境,“免将饥渴累禅心”说明僧人断食修行以专注禅心,“若期野客来相访,一室无烟何处寻”则体现出僧人远离尘俗、一心修行,不愿被打扰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境界的赞叹以及对这种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碧洞青萝不畏深”首句描绘了僧人的居住环境,“碧洞”“青萝”勾勒出一幅清幽、静谧的画面,给人以远离尘世喧嚣之感。“不畏深”则凸显出僧人对艰苦、幽僻环境的无所畏惧,体现出他追求修行境界的坚定决心,也暗示其超凡脱俗的品性,为全诗奠定了宁静、高远的基调。“免将饥渴累禅心”此句点明僧人正在进行绝粒修行,即断食。通过绝粒,僧人避免了饥渴等世俗需求对禅心的干扰,能够在短期内更专注地进行修行。诗句揭示了僧人的修行方式和目的,展现出其对内心纯净与修行精进的追求,从侧面反映出佛教修行中对身心磨炼的重视。“若期野客来相访,一室无烟何处寻”后两句以设想的情景展开。“若期野客来相访”设定了一个有人来访的情境,“一室无烟何处寻”则描绘出因为僧人断食,室内没有炊烟,使得访客难以寻觅其踪迹。这一方面表明僧人远离尘俗,不与世俗过多往来,一心专注于修行,不愿被外界打扰;另一方面,也营造出一种空灵、神秘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僧人的超凡形象,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其修行生活的清净与孤寂。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从环境、修行方式、生活状态等方面,立体地展现了绝粒僧人的形象与精神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佚名《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忠顺》

下一篇:唐·常建《第三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