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渔舟破暝烟":远处渔船划破暮色烟雾,
"疏疏芦苇旧江天":稀疏芦苇点缀旧日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漂泊之人怎堪秋叶飘零,
"可得潸然是偶然":哪能轻易泪湿衣襟。
# 得:一作谓。
"万顷白波迷宿鹭":浩渺白浪迷失栖息白鹭,
"一林黄叶送残蝉":满林黄叶送走寒蝉鸣叫。
# 残:一作寒。又作秋。
"兵车未息年华促":战车未停岁月催人老,
"早晚闲吟向浐川":早晚闲坐吟诗在浐水边。
晚唐诗人
郑谷(851?~910?),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僖宗时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郑谷与张乔、周繇等合称“咸通十哲”,还被诗僧齐己称为“一字师”。他的诗作,多投赠唱和、写景咏物之作,然屡遭丧乱,能将个人忧愤与时代哀愁融铸其中,声调悲凉。其诗笔调清新,思致婉转,时有警句。《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往往于风调之中独饶思致”,堪为“晚唐之巨擘”。代表作品有《淮上与友人别》《席上贻歌者》《雪中偶题》《鹧鸪》等。著有《云台编》。
1. 分段赏析
首联“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以苍茫暮色起笔,通过渔舟破雾、芦苇摇曳的秋江图景,“破”字赋予动态感,暗含漂泊无定的苍凉,奠定全诗萧瑟基调;颔联“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运用双“落”字将身世流离与草木凋零互文,“那堪”与“可得”的诘问强化漂泊之痛与泪水的必然性,将个体哀伤升华为时代悲音;颈联“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以“万顷白波”与“一林黄叶”构成视听通感,白鹭迷失于浩渺江涛,寒蝉声咽于萧瑟林间,暗喻诗人对精神归宿的寻觅与盛时难再的无奈;尾联“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直指时弊,“兵车未息”与“年华促”形成双重压迫,尾句“早晚闲吟”寄托归隐之愿,与“兵车”现实形成尖锐对立,在沉郁中见希冀。
上一篇:唐·刘长卿《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下一篇:唐·孟宾于《晚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