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何处雁南飞":洞庭湖那边,大雁不知飞往何处,
# 何处:哪里。,洞庭:洞庭湖。
"江菼苍苍客去稀":江边苍苍的菼草中,客人渐渐稀少,友人也即将离去。
# 客去稀:客人三三两两的走了。,菼:荻花。
"帆带夕阳千里没":友人的帆船带着夕阳的余晖,消失在千里之外,
# 千里没:消失在千里之外。
"天连秋水一人归":水天相连,友人独自一人踏上归程。
"黄花裛露开沙岸":沙岸上,沾着露水的黄花开放,
# 开:盛开。
"白鸟衔鱼上钓矶":白色的鸟儿衔着鱼飞上钓矶。
"歧路相逢无可赠":在这分别的岔路口,我没有什么可以赠送您,
# 歧路:岔路。
"老年空有泪沾衣":年老的我只能空自落泪,泪水沾湿了衣裳。
# 空有:只有。
中唐诗人
刘长卿(726?~789?),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起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复被诬贬睦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他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诗风简淡,多写仕途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代表作品有《新息道中》。著有《刘随州文集》。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多处借景抒情,“洞庭何处雁南飞,江菼苍苍客去稀”,描绘了洞庭湖大雁南飞、江边菼草苍苍的秋景,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氛围,衬托出送别时的不舍与惆怅。“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以夕阳下友人孤帆远去、水天相连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孤寂之感,借景将情感表达得委婉而深沉。细节描写:“黄花裛露开沙岸,白鸟衔鱼上钓矶”通过对沙岸旁沾着露水开放的黄花以及白鸟衔鱼飞上钓矶的细节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宁静。这些细节与离别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更突出诗人内心的伤感。虚实结合:“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实写友人乘船远去的情景,同时想象友人在千里归途中,夕阳相伴、秋水连天的画面,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加深了对离情别绪的表达。直抒胸臆:结尾“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直接抒发诗人的情感,在与友人分别的岔路口,因自己年老落魄,无可相赠,唯有泪水沾湿衣裳,将内心的无奈、悲伤与对友人的不舍直白地展现出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首联“洞庭何处雁南飞,江菼苍苍客去稀”,描绘出一幅秋日送别图。大雁南飞,洞庭湖方向一片苍茫,江边菼草繁茂却也尽显秋意,在此情境下,友人离去,人越来越稀少,一种孤寂与不舍之情油然而生。颔联“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诗人目送友人的帆船在夕阳余晖中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千里之外,水天相接之处,只剩下友人独自归去的身影。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友人归途的遥远与孤寂,也将诗人内心对友人的牵挂与自身的孤独之感刻画得淋漓尽致。颈联“黄花裛露开沙岸,白鸟衔鱼上钓矶”,沙岸旁,带着露水的黄花静静开放,白鸟衔着鱼飞上钓矶,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生机。然而,此时诗人的心境却是哀伤的,这种乐景与哀情的反差,更凸显出离别的痛苦。尾联“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在与友人分别的岔路口,诗人感慨自己年老体衰,穷困潦倒,没有什么可以赠送友人,只能任由泪水沾湿衣裳。这一结尾直抒胸臆,将诗人的无奈、悲伤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上一篇:唐·崔国辅《对酒吟》
下一篇:唐·郑谷《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