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chén
zhāng

朝代:唐作者:李颀浏览量:2
yuè
nán
fēng
mài
huáng
zǎo
huā
wèi
luò
tóng
yīn
zhǎng
qīng
shān
cháo
bié
hái
jiàn
chū
mén
jiù
xiāng
chén
hóu
shēn
tǎn
dàng
qiú
méi
réng
sǎng
zhōng
zhù
shū
wàn
juàn
kěn
tóu
zài
cǎo
mǎng
dōng
mén
jiǔ
yǐn
cáo
xīn
qīng
wàn
shì
jiē
hóng
鸿
máo
zuì
zhī
bái
yǒu
shí
kōng
wàng
yún
gāo
cháng
làng
tou
lián
tiān
hēi
jīn
kǒu
tíng
zhōu
zhèng
guó
yóu
rén
wèi
jiā
luò
yáng
xíng
kōng
tàn
wén
dào
lín
xiāng
shí
duō
guān
zuó
jīn

译文

四月南风吹大麦一片金黄,枣花未落梧桐叶子已抽长。早晨辞别青山晚上又相见,出门闻马鸣令我想念故乡。陈侯的立身处世襟怀坦荡,虬须虎眉前额宽仪表堂堂。你胸藏诗书万卷学问深广,怎么能够低头埋没在草莽。在城东门买酒同我们畅饮,心宽看万事都如鸿毛一样。喝醉酒酣睡不知天已黄昏,有时独自将天上孤云眺望。今日黄河波浪汹涌连天黑,行船在渡口停驻不敢过江。你这郑国的游人不能返家,我这洛阳的行子空自叹息。听说你在家乡旧相识很多,罢官回去他们如何看待你。

逐句剖析

"四月南风大麦黄":四月南风吹大麦一片金黄,

"枣花未落桐阴长":枣花未落梧桐叶子已抽长。

# 阴:同“荫”。一作“叶”。

"青山朝别暮还见":早晨辞别青山晚上又相见,

# 青山朝别暮还见:“青山”二句:是说陈章甫因朝夕相见的青山而起思乡之情。一说因为思乡很快就回来了,意即早晨辞别故乡的青山,晚上又见到了。朝别:辞别。

"嘶马出门思旧乡":出门闻马鸣令我想念故乡。

# 旧乡:故乡。,思:想念。,嘶:马鸣。

"陈侯立身何坦荡":陈侯的立身处世襟怀坦荡,

# 陈侯:对陈章甫的尊称。

"虬须虎眉仍大颡":虬须虎眉前额宽仪表堂堂。

# 大颡:宽大的脑门。颡:前额。,虬须:卷曲的胡子。虬。蜷曲。

"腹中贮书一万卷":你胸藏诗书万卷学问深广,

# 贮:保存。

"不肯低头在草莽":怎么能够低头埋没在草莽。

# 不肯低头在草莽:是说不肯埋没草野,想出仕作一番事业。陈章甫曾应制科及第,但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他上书力争,吏部只得请示破例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赞美,陈章甫也因此名扬天下,但一直仕途不顺。

"东门酤酒饮我曹":在城东门买酒同我们畅饮,

# 东门酤酒饮我曹:“东门”二句:写陈章甫虽仕实隐,只和作者等人饮酒醉卧,却把万世看得轻如鸿毛。酤酒:买酒。饮:使……喝。曹:辈,侪。

"心轻万事皆鸿毛":心宽看万事都如鸿毛一样。

# 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极轻之物。,皆:一作“如”。

"醉卧不知白日暮":喝醉酒酣睡不知天已黄昏,

# 醉:喝醉。

"有时空望孤云高":有时独自将天上孤云眺望。

# 高:眺望。

"长河浪头连天黑":今日黄河波浪汹涌连天黑,

"津口停舟渡不得":行船在渡口停驻不敢过江。

# 津口:渡口。一作“津吏”:管渡口的官员。

"郑国游人未及家":你这郑国的游人不能返家,

# 郑国游人:指陈章甫,河南在春秋时郑国故地,陈章甫曾在河南居住很近,古作者称其为“郑国游人”。

"洛阳行子空叹息":我这洛阳的行子空自叹息。

# 洛阳行子:李颀自称,因李颀曾任新乡县尉,地近洛阳,故名“洛阳行子”

"闻道故林相识多":听说你在家乡旧相识很多,

# 闻道故林相识多:“闻道”二句:听说你在故乡相识很多,你已经罢了官,现在他们会如何看待你呢?故林:故乡。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故林。”

"罢官昨日今如何":罢官回去他们如何看待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陈章甫》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是陈章甫罢官后登程返乡之际,李颀送他到渡口,作此诗以赠别。诗的前四句写他的品德、容貌、才学和志节,指他抗议无籍不被录用一事。后四句写他的形迹脱略,胸襟清高,概括他仕而实隐的情形,显出他入仕后与官场污浊不合,因而借酒隐德,自持清高。诗人通过对外貌、动作和心理的描写,表现了陈章甫光明磊落的胸怀和慷慨豪爽、旷达不羁的性格,抒发了作者对陈章甫罢官被贬的同情和对友人的深挚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

李颀(?~753?),唐代诗人,家居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交游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都有诗作往还。其所作边塞诗,风格豪壮奔放、慷慨深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寄赠友人之作,刻画人物形貌神情颇为生动。笃信道教,相关作品亦多。代表作品有《送魏万之京》。有《李颀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陈章甫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原籍不在河南,不过长期隐居在嵩山。他曾应制科及第,但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他上书力争,吏部辩驳不了,特为请示执政,破例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的赞美,使他名扬天下。然其仕途并不通达,因此无心官场之事,仍然经常住在寺院或郊外,活动于洛阳一带。这首诗大约作于陈章甫罢官后登程返乡之际,李颀送他到渡口,作此诗以赠别。前人多以为陈章甫此次返乡是回原籍江陵老家,但据诗中所云“旧乡”“故林”,似指河南嵩山而言。诗中作者称陈章甫为“郑国游人”,自称“洛阳行子”,可见双方同为天涯沦落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别诗。借陈章甫罢官返乡之际,通过描写其品德才学、形迹胸襟,表现他光明磊落的性格与不合官场的清高,抒发对友人的同情与深挚情谊。

2. 写作手法

起兴:开篇“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以初夏时节大麦泛黄、枣花未谢、桐阴浓密的田园景象起兴,借自然景物的生机盎然引出“嘶马出门思旧乡”的离别之情,使离别思绪在季节风物中自然生发,为全诗奠定舒缓旷达的基调。比喻:“心轻万事如鸿毛”将陈章甫对世事的轻视比作鸿毛般轻盈,生动形象地展现其超脱世俗的胸襟;“长河浪头连天黑”以黄河浪涛连天的险恶景象比喻仕途风波,暗指陈章甫罢官后的困境,使抽象情感具象化,增强诗歌表现力。

3. 分段赏析

诗歌开篇的“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四句,笔触轻快自然,洋溢着浓郁的乡情。时值入夏,天气清和,田野间大麦泛黄,枣花尚挂枝头,道旁梧桐树影悠长。诗人骑马出门,一路上青山相伴,这景象不禁勾起他对往日隐居旧乡山林悠闲生活的怀念。诗句中透露出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充分展现出隐士不介怀仕途得失的尽显隐士本色。中间八句“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诗人运用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与高度凝练的艺术概括,尽情赞美陈章甫的志节操守,生动呈现出其坦荡磊落、清高自重的思想性格。这八句堪称全诗最为精妙之处:诗人先着重凸显陈章甫立身行事的坦荡磊落;描绘其容貌时,精准抓住面部“虬须虎眉仍大颡”的特征,同时又能借此展现性格;叙述其才学时,强调他饱读诗书却又坚守志节,尽显神态;描写其行为举止,点明他超脱世俗的处世态度;谈及遭遇,则着重表现他的思想倾向。这些内容既紧扣送别主题,又清晰表明陈章甫罢官返乡的缘由。前四句聚焦于他的品德、容貌、才学和志节,称许他具备君子般坦荡的品德,仪表堂堂,腹有万卷诗书,不甘于在草野间埋没,“不肯低头在草莽”一句,更暗指他曾因无籍而不被录用却据理力争之事。后四句刻画他行为洒脱不羁,胸襟清高旷达,概括了他虽为官却实则心怀隐逸的境况,描绘他与同僚开怀畅饮,将世间万事都视作鸿毛般轻淡,醉后酣卧而忘却时光流转,有时还会仰望孤云,寄托情怀,由此可见他入仕后与污浊官场格格不入,只能借酒寄托情志,坚守清高品格。由此不难想见,这样的思想性格与行事作风,早已注定他终将离开官场。结尾六句“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诗人以巧妙笔触暗喻仕途的险恶难测。“长河”二句采用赋而比兴的手法,既如实描绘渡口遭遇风浪,船只暂停摆渡,无人施以援手的情景,又借此隐喻人生道路上的困境与无奈。正因如此,无论是即将远行的游子,还是驻足相送之人,无论是罢官归乡的陈章甫,还是留居官场的诗人自己,此刻都在渡口无奈等候,前路迷茫无着。一句“未及家”,一句“空叹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深深的惆怅。然而,面对这种失意惆怅,诗人认为不必过于介怀。所以,诗的末二句以试问的语气,道出世态炎凉,猜想陈章甫返乡后的处境,尽显一种泰然处之、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为这场送别赋予了一个意味深长又轻松洒脱的收尾。

4. 作品点评

就全篇来看,诗人以旷达的胸襟、知己的情谊、艺术的提炼、生动的刻画,展现出陈章甫的思想品格与人生际遇,令人心生同情,深感不平。而诗的笔调明快,风格豪迈,不借失意抒发悲苦之辞,不因离别书写愁绪之思,在送别诗作中确实独树一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首二句化腐处须自得。接二句浅浅说便佳。“有时空望孤云高”,豪语胜前多矣。

明顾璘《批点唐音》卷四

# 起四语浅妙,中段豪甚,不见其谀。

明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卷四

# 叙别有次第,中段数语何等心胸!

明唐汝询《唐诗解》

# 高华悲壮,李集佳篇。“虬须”句,道子写真岂复过此?“醉卧”、“不知”二语,知是高调。结系钵手。

近现代吴山民《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颀集绝技,骨脉自相均适。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

# 读来神韵悠然(“四月南风”四句下)。丰骨超然(“醉卧不知”二句下)。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 开局宏敞,音节自然。写奇崛如见。收得妙。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

# 何等警拔,便似嘉州、达夫。起二句奇景涌出。“东门沾酒”句换气。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建《落叶》

下一篇:唐·徐惠《长门怨》

猜你喜欢